光绪四年(1878年)枧田马家桥萧氏续修族谱续修跋1 如果祖宗有灵,他们魂魄依附于白鹤仙师,神圣光辉眷顾着后代子孙。对于祖坟和住宅,应当绘制图形,即使是马牛劳累休息了也应亲自前往考察,不怕像赵盾那样在日暮时分还求索,仰或像沈彬一样费尽心思去寻找祖先的源头,这种勤奋的态度是必须的。到了现在宗族分支已经分开,祖坟都已经记载在谱中,前人开创续修族谱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他们的部分,后人继承这份成果的时候不要忘记他们的辛劳。 因此,写下这些话,作为训示和传承,这就是跋文。 修谱序集 2024年11月15日 221 点赞 0 评论 8687 浏览
光绪四年(1878年)枧田马家桥萧氏续修族谱续修序 家族的族谱,就像国家的史书一样重要。如果不编写史书,则国家的兴衰就无法展现;如果没有编修家谱,则家族的世系关系就会难以明确。因此,历史关联着帝王的事迹,而家谱则重视普通百姓的故事。编修家谱怎能停止呢! 修谱序集 2024年11月15日 221 点赞 0 评论 6940 浏览
大清嘉庆十五年(1810)萧氏续修族志重修谱序 编撰族谱的重要性在于它记录了一个家族的根本。我这篇文章是在嘉庆己巳年的秋天刻写的,详细地记录了我们这一支的历史始末,简要叙述了我们这一支的发展脉络,以附篇末。 修谱序集 2024年11月15日 422 点赞 0 评论 10010 浏览
萧氏续修族谱枧田(马家桥)宣统元年谱原序 前范仲淹曾说过:“我的宗族人数众多,与我确实有亲疏之别;但从祖先的角度看,他们并没有亲疏之分。如果祖先没有亲疏之分,那么对于那些饥饿寒冷的人,我怎能不关怀呢?我希望我们所有同宗之人,不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能有人立志以范仲淹为榜样自勉,这是我特别期望看到的,这岂止是一门之幸?更是国家与社会的荣耀啊。 修谱序集 2024年11月05日 38 点赞 0 评论 2294 浏览
光绪四年岩口马家桥(枧田)四修谱源流总序 家谱由来已久。在洪荒初始之时,礼仪制度尚未建立,文明尚未开启,人们只记录个人而不记录姓氏。如果子孙繁盛如绵延不断的瓜瓞,家族昌盛,门第光大,遵循祖先的教诲,不分亲疏,早晚都能有美名传扬,这正是父老乡亲们所深切期望的啊! 修谱序集 2024年08月31日 88 点赞 0 评论 11293 浏览
萧氏续修族志宣统三年月门序 桃树与李树种类不同,所以开出的花朵颜色有红有白;泾河与渭河发源于不同的地方,因此河水有的清澈有的浑浊;子孙出自不同的祖先,所以先人的坟墓也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修谱序集 2024年08月30日 129 点赞 0 评论 9718 浏览
萧氏续修族志宣统三年枧田(马家桥)序 天地间的万物虽然纷繁复杂,但不妨碍人们按照亲疏远近来区分对待。祖宗血脉一体所分,自然应当联系着兄弟辈分。我们梘田族谱的编修,始于乾隆六十年,当时五个分支在宝郡联合修谱,继而在道光十四年,三个分支在桃林联族修谱。到了光绪戊寅年间和宣统己酉年间,则是我们本支五房和七房自行修谱,不必再与其他分支联合。至今已经历了四次修谱。 修谱序集 2024年08月30日 113 点赞 0 评论 16041 浏览
光绪四年岩口马家桥(枧田)四修谱枧田序 如果家谱三十年没有修订,即使是居住在一起也会变得像陌生人一样疏远;如果家谱六十年没有编写,那么在远方的族人又怎么能找到自己的宗族分支呢? 修谱序集 2024年08月21日 68 点赞 0 评论 11250 浏览
通滨派下道光十四年谱序 譜牒之設,大本立焉。余先世緒於周賜氏,歷來誌迹特詳,後無容贅。緬我鼻祖濱公,與瀾、清、湘、潔、聚、淮兄弟七人,於宋熈寧己酉年,由江西徙楚南,各擇所居。 修谱序集 2024年07月09日 322 点赞 0 评论 12656 浏览
通滨祖派明永乐老谱源流序 我族之源本自何公,繁衍相傳,及至定基公,身列朝廷官權御史,得生服公,榮身進士。崑崙祖脈世世傳流,服生七子:瀾、淸、湘、潔、㵵、濱、淮。 修谱序集 2024年07月09日 1432 点赞 0 评论 8166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