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跋
昔孔子刪書,以唐虞为断。书岂始唐虞哉?书不始唐虞而断唐虞,犹我祖不始仕彬公而断彬公也,此修谱意也。
夫历代相承,谱牒鱼鳞朗若星辰,非荒远无稽等诸上世,而跋始彬公,其故何?或源远流长,修之匪易欤?抑地广人稠,各祖其祖耳。
余念彬公之裔,惟伍七二公實衍箕裘糞多居梓里父老喜之谓。乾隆乙卯合修邵阳,后道光甲午我邑合续。今历年久矣而不修,后何稽?爰承志注意彬公,非示尊也,亦以源可穷。
已前之典策具在,委当竟已后之世系当明,而公之流派芬芳尚有十百千万衍余族者。抚斯谱也,庶几后之作者可知云。
大清光绪四年戊寅岁季夏月吉旦
简体:
跋
昔孔子删书,以唐虞为断。书岂始唐虞哉?书不始唐虞而断唐虞,犹我祖不始仕彬公而断彬公也,此修谱意也。夫历代相承,谱牒鱼鳞朗若星辰,非荒远无稽等诸上世,而跋始彬公,其故何?或源远流长,修之匪易欤?抑地广人稠,各祖其祖耳。
余念彬公之裔,惟伍七二公实衍箕裘粪多居梓里父老喜之谓。乾隆乙卯合修邵阳,后道光甲午我邑合续。今历年久矣而不修,后何稽?爰承志注意彬公,非示尊也,亦以源可穷。已前之典策具在,委当竟已后之世系当明,而公之流派芬芳尚有十百千万衍余族者。抚斯谱也,庶几后之作者可知云。
大清光绪四年戊寅岁季夏月吉旦
二十世孙顺正谦益敬撰
参考翻译:
跋
昔日孔子整理古籍时,选择了从唐尧和虞舜的时代作为起点。这并不是说文献记载的历史是从唐虞时代开始的;而是说,在孔子整理的文献中,以唐虞为起点进行记录。同样的道理,我们家族的历史并非始于仕彬公,但在修订家谱时却以仕彬公作为起点,这就是修订家谱的意图。
历代以来,家族传承如同鱼鳞一般有序排列,清晰明了,犹如星辰般明亮可数,并非是遥远而无从考证的古代历史。然而现在我们修订家谱为什么从仕彬公开始呢?可能是由于家族历史悠久,要追溯源头、修订族谱并非易事;也可能是由于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每个支系都有自己尊崇的祖先。
我念及彬公的后裔,特别是伍、七二公,他们的事迹以及在家乡邻里所留下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在乾隆乙卯年(1795年),我们与邵阳共同修订家谱;到了道光甲午年(1834年),我们的县再次联合续修。如今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如果不再次修订,将来如何能够查考呢?因此,承袭先辈们的意愿,重视彬公,并不是为了显示对他的特别尊敬,而是因为可以追溯到根源。
之前的典籍资料都在这里,应当继续完成后续世系的记录使之明确公开。彬公的后代繁荣昌盛,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延续着我们的宗族。当手抚这新修订的家谱时,希望后来者能够从中了解这些信息。
大清光绪四年(1878年)戊寅年的夏季六月吉日
翻译:萧浩平,由于水平有限,翻译难免有不尽之处,尽请指出并谅解。
©该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兰陵萧氏 » 光绪四年(1878年)枧田马家桥萧氏续修族谱续修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