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續修序

家之譜,猶國之史也。史不修則盛衰不見,譜不立則世系難明,故史係帝王而譜重黎庶。譜之修,其能巳哉!

今季春初,清明祭會,我族老議及譜事,謂續修已久,生沒難尋,服絡子姓疊出,昭穆奚容混淆?由是感激,遂持抄稿以付梓工。

若夫世代源流,周末而下,自漢唐以迄元明,其間之帝王卿相,史冊彪炳,世衍宗支,前序悉備,余何容贅焉。降及數世,森彬二公遵居梘田,根蒂固深,枝葉蕃盛,此皆先公德澤致之耳。無何,人心靡定,每生萍水之思,樂土可遷,不興梓里之念。曩日以來,徙川者若而人,適黔者若而人,徃滇者又若而人,而黔嶺巴山,無非我宗流派;麗江瀘水,悉是我族分支。

惟是梧岡梅嶺,我五七二公之子若孫,以椒衍夫彬公之盛,子孫鑑此,欲令合者不分,聚者不散,本支百世,膚敏裸將,能勿興懷於卽史卽譜哉!

吉旦,大淸光緒四年戊寅嵗季夏月

二十世孫順貞號幹卿敬撰。


简体:

续修序

家之谱,犹国之史也。史不修则盛衰不见,谱不立则世系难明,故史系帝王而谱重黎庶。谱之修,其能巳哉!

今季春初,清明祭会,我族老议及谱事,谓续修已久,生没难寻,服络子姓叠出,昭穆奚容混淆?由是感激,遂持抄稿以付梓工。

若夫世代源流,周末而下,自汉唐以迄元明,其间之帝王卿相,史册彪炳,世衍宗支,前序悉备,余何容赘焉。降及数世,森彬二公遵居枧田,根蒂固深,枝叶蕃盛,此皆先公德泽致之耳。无何,人心靡定,每生萍水之思,乐土可迁,不兴梓里之念。曩日以来,徙川者若而人,适黔者若而人,徃滇者又若而人,而黔岭巴山,无非我宗流派;丽江泸水,悉是我族分支。

惟是梧冈梅岭,我五七二公之子若孙,以椒衍夫彬公之盛,子孙鉴此,欲令合者不分,聚者不散,本支百世,肤敏裸将,能勿兴怀于卽史卽谱哉!

吉旦,大淸光绪四年戊寅岁季夏月

二十世孙顺贞号干卿敬撰。


参考翻译:

续修谱序

家族的族谱,就像国家的史书一样重要。如果不编写史书,则国家的兴衰就无法展现;如果没有编修家谱,则家族的世系关系就会难以明确。因此,历史关联着帝王的事迹,而家谱则重视普通百姓的故事。编修家谱怎能停止呢!

现在是春季的初期,正值清明祭祖的时节,族老们讨论到家谱的事情,认为续修家谱已经很久没有进行了,出生和去世的人难以查找,家族成员繁衍众多,如果这样下去,辈份次序难免会混淆不清。为此我深受启发,于是接手抄稿并付印。

关于世代源流,从周末期开始,历经汉、唐、元、明等朝代,其间涌现的帝王卿相都在史书中留下了光辉的形象。家族分支的发展在前序中已有详细记载,我不再多说。经过数代,森、彬两位先公迁居到枧田(今马家桥),根基深厚,家族繁荣昌盛,这都是祖先的德行所致啊。然而,人心难测,常常有漂泊不定的想法,乐土可以迁徙,但不应忘记自己的故乡。从前以来,迁移到四川的有不少人,前往贵州的有不少人,去云南的又有不少人,而贵州、四川等地无不是我们宗族的分支;丽江、泸水这些地方,也全是我们家族的分支。

唯有梧冈梅岭之地,是我们五、七二公子孙的居住地,他们繁衍了彬公的昌盛。子孙们鉴于此,希望让合族之人不分,聚居之人不散。百世本支,血脉相连,这难道不会让人对于历史和家谱产生感慨吗?

吉日,大清光绪四年(1878)戊寅岁六月

二十世孙顺贞,号乾卿,敬撰。

点赞(221)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