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序集

宋朝四川泸州兰陵萧氏族谱序

人可不急急以修之乎,然我萧氏之谱既有明轩公祖正伦者重修之于前,曜可不复赘矣,第自公祖至曜历有传矣,阅其谱字遭寝蚀帙,被尘封鲁,鱼玄豕殆驶驶乎,莫之可考矣,倘不重修而接续,恐汲难见先祖于九泉,爰不惜管城子楮先生原始要终剿袭原谱,并编新派,楷录详明,负祠告曰曜书之谱,乃明轩正伦祖所重修者也。

湖北黄陂萧氏宗谱旧跋

我族宗谱的编纂,有萧氏总图和萧氏分支图,这些都是由馥庵、亮齐、爕堂、莘夫等人负责厘订整理的。祭田契和坟地契合订为一卷,诰封、县志、家训各为一卷,内外编共两卷,合计起来总共有二十卷。

湖北黄陂萧氏宗谱:录宋学士王端礼赠萧氏祖系源流序

萧姓出自子姓,是帝誉的后代。商朝帝乙的庶子微子,被周朝封于宋国为宋公。微子的弟弟仲衍的八世孙叫戴公,戴公生了个儿子叫衍,字乐父。他的后代叔大心,因平定南宫长万有功,被分封到萧邑,作为宋国的附庸国。现在的徐州萧县就是那时萧国的所在地。

湖北黄陂萧氏宗谱序

有欧阳修、苏轼之心的人,必然有欧阳修、苏轼之学。他们赞美祖先的美德,记录家族的繁衍,详细而有条理,简洁而全面。这与隴岡阡表、蘇氏族谱记等作品同样具有观赏价值,又何须我多说呢?

湖北黄陂萧氏重修宗谱序

萧君子念,为人孝顺廉洁,与我有深厚的友情。每次相聚,他都会谈及他家的族谱,已经过了很多年。他的父亲宫庻汉溪公,曾经续写族谱,但因为未能及时付梓而深感遗憾。乙酉年,他的叔叔輔臣封君与族人根据旧谱重新整理,丙戌年完成。子念特别请我为这篇序文作赞。

湖北黄陂萧氏宗谱序2

我听说,“姓”是“生”的意思,意味着同族相生,永不改变;“族”是“属”的意思,意味着子孙共同相连。古代的贤士大夫,他们的伟大功绩和丰功伟绩照耀着整个世界,但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尊敬祖先、团结族人。像汉代的疏广散财、宋代的范文正公置田,这些都是人人皆知的故事。

安徽兰陵萧氏二书

兰陵萧氏有两本书,一本是《本宗世系考》,一本是《保世滋大录》。这两本书的作者是梁昭明太子的四十二世孙永。我们萧氏从唐代末期迁到歙县,已经将原本的姓氏改为江,但萧仍然是我们最初的本姓。

岩前萧氏河南家谱弁言

我追溯过去,耳目所能及的地方,近处就是我们家族。现在子孙日益繁衍,但家谱却缺失,使得亲疏长幼的关系变得模糊,这让我深感忧虑。韩忠献曾经说过:“慎重对待家谱,不忘祖先,这是最大的孝道。”古书上说:“尊重祖先,所以尊敬宗族;尊敬宗族,所以团结族人。”这是我们的根源和本源,怎能不念念不忘呢?

湖北黄陂萧氏宗谱续刋谱序

家族有族谱,就像国家有历史书籍一样。历史书籍会褒奖或批评,但族谱只记录美好的事情,不记录恶行。族谱的作用是收录祖宗的后代,以此来激励和劝勉子孙。我们的家族从江西迁移到湖北,经历了二十一代。始祖居住在冈邑中和乡的沙洑口,后来分支迁移到陂南盤龙城和灄口,最终定居在高车畈良辰的几个村庄。

萧氏三修族譜续修原序4 文选堂

人纵无情,未有不念其身之所自来者。故无论其人之智愚贤不肖,有问以祖若父与其祖若父之所自出,而能历数言之者,未始不自以为快。夫苟茫然不知所对,且渺然无所为稽,则有不胜欷歔若戚者矣。然则子孙之愿悉夫祖父与祖父之望其子孙之能悉之也,亦情所自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