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蘭陵蕭氏二書,一曰《本宗世系考》,一曰《保世滋大錄》
昭明太子四十二世裹孫永編
吾宗自唐季遷歙,已易氏為江,而蕭為本始
蘭陵為本望,蕭之世系具在正史
前有蕭子顯之《齊書》、姚察之《梁書》,後有歐陽公之《宰相世系表》
自相國郁矦後,源流派别井然,文獻足徵,未有過扵蕭氏者也
吾宗舊譜亦載本始,其世次相承不無舛漏
證之史,或生卒非其年,官名爽其實
前賢脩譜詳近略逺,史籍浩瀚不暇檢尋
及今不為考訂認,相踵無時已
蕭氏紀傳具正史者實蕃
漢相國世家、御史大夫望之傳尚矣
梁髙祖武帝之紀詳矣
而吾宗出昭明復帝于江陵閥閔枚有唐一代,尤不可不考其行跡而知家世,以保後昆之所以大也
永年六十有六,乃克蒐尋史籍,考訂世系舛者正之,漏者補之,生卒官名正史可考者據而辨之
漢唐之表、世次之圖必詳載也
《保世滋大錄》上卷錄太子之仁孝,中卷録後梁二帝之保邦,下卷録唐八葉之輔相無失德皆有考核議論
漢史不錄者逺也,武紀不錄者尊也
是二書者,前哲所未遑,吾宗所未有
他日有能梓而傳之,分散各派宗人,扵蘭陵文獻不為無補
乾隆丙寅孟秋月朔婺源江灣派裔孫永謹序。 乾隆丙寅孟秋月朔
婺源江灣派裔孫永謹序

简体

    兰陵萧氏有两本书,一本是《本宗世系考》,一本是《保世滋大录》。这两本书的作者是梁昭明太子的四十二世孙永。

    我们萧氏从唐代末期迁到歙县,已经将原本的姓氏改为江,但萧仍然是我们最初的本姓。兰陵是我们的本籍,萧氏的世系在正史中都有记载。以前有萧子显的《齐书》、姚察的《梁书》,后来有欧阳公的《宰相世系表》。

    自从相国郁矦之后,萧氏的源流和派别都非常清晰,文献资料也很充足。我们萧氏的旧家谱也记载了我们的本始世系,但其中的世次相承有一些错误和遗漏。证明这些史实或生卒年份,或官名,如果与正史不符,就需要进行考订。 以前的前辈们修家谱都是详近略远,而且史籍浩瀚,没有时间仔细查找。现在如果不进行考订,那么后续的人就无法知道家族的历史。

    萧氏在正史中有记载的人物确实很多,如《御史大夫望之传》等。而梁高祖武帝的纪年也非常详细。昭明复帝在江陵阀閔枚有唐朝一代尤其不能不考其行迹而知家世,这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子孙后代。 我六十有六的时候,才开始搜寻史籍,考订世系,错误的就纠正,遗漏的就补充。生卒年份和官名等正史可查证的内容,我都根据正史进行了辨别。汉唐的表世次之图都详细地记载了。

    《保世滋大录》上卷记录了太子的仁孝,中卷记录了后梁二帝的保邦,下卷记录了唐八叶的辅相没有失德的事迹,这些都是经过考核和辨别的。那些汉史没有记录的内容比较久远,武纪没有记录的内容比较尊贵。

    这两本书是前人没有时间整理的,也是我们萧氏之前所没有的。如果有能人能将这两本书刻印并传播给各个分派的宗人,对于兰陵的文化传承一定会有所帮助。乾隆丙寅孟秋月朔婺源江湾派裔孙永谨序。
乾隆丙寅孟秋月朔
婺源江湾派裔孙永谨序

安徽 蘭陵蕭氏二書 永思堂 ,内部P3~7页

点赞(127)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