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流万派同出一源,千枝万叶均归一本。自开(天)劈(地)以来,虽有万万之不同,然皆出自于三皇五帝之苗裔,未有特然突出,如伊尹之空桑,湖广之飘泛,不根而树,无源而流者也。

我萧氏之派衍于湘潭,绍定辛卯,余时宦游荆湖,得其世系。吾本殷微子之后,因宋闵公之乱,子孙分散,世食采邑。至秦始皇时,有(祖不疑公)娶郭氏者,当春三月,游于潇水之上,见神龙显露,赤气绕身,因而有娠,生男曰琳,琳为徐州刺史。余因疑此说颇涉于诞,未以为然。及后游淮南,道经金陵,谒齐昭王之庙,观沈休文所制之庙碑,其铭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开金运,祚始玉筐。三仁去国,五曜八房;亦白其马,侯服周王。支分派别,命采为氏。涉齐而东,义均梁徙;自此以降,怀青抱紫。”与昔所得湘潭谱系之词略同。既而按《史记》,帝喾妃曰简狄,得燕覆玉筐之中,倾刻生卵乃吞之,是而生契。契是殷汤始祖,以金德王,故曰:是开金运,祚始玉筐。武王胜殷,以木德主,其实五星聚房。房是仓神之精,故曰三仁去国,五曜八房。周封微子于宋,以祀殷汤,故曰亦白其马,侯服周王。王畿二百里曰采服,微子二十一世(十二世)裔孙叔大心,以曹师平南宫长万有功,封为萧国,列为附庸。即今江苏徐州府萧县。遂以邑为姓,故曰支分派别,命采为氏。秦始皇时琳为徐州刺史,故曰涉齐而东,义均梁徒。与潭溪谱系所述,若合符节。

余生千载之下,诚不能究萧氏谱系之源(原)委,然齐昭王乃道成之子,而道成乃萧何公二十四世孙也。沈休之碑必有确据,于是,益信其有明徵焉。

琳公世居兰陵,即今江苏常州府武进县,娶河东裴氏,生子何,为汉丞相。何生延,延生则,则生彪,彪官至谏议大夫。彪生章,章生皓,皓生仰,仰生望之,为太傅丞相。又徙杜陵,即今陕西西安府。望之生三子,曰由、曰咸、曰育。育汉元时为宰相。育生子曰绍,为御史中丞,复返兰陵。绍生宏,为光禄大夫;宏生阐,济阴太守;阐生冰,吴郡太守;冰生苞,为后汉中山王丞相;苞生周,为国子监博士;周生蟜,蟜生逵,为台州从事;逵生休,休生豹,为广陵都丞;豹生裔,为济阴太守;裔生四子,长子嘏,晋永嘉二年,因逆贼苏颂作乱,领子孙百余人避居豫章,即今江西建昌县;次子茂,居越之会稽,即今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三子整,为汝南令,徙居(南)兰陵之东城里,即今江苏常州俯武进县。四子道,居河南南阳县。

季子整,生三子,镌、鎋、烈(锓)。长子镌,仕晋任郎丘县令。镌生(隆子、乐子二子,乐子生奉之、承之),承之生子二(五),长道度、次道成(长道清、次道济、三道度、四道生、五道成)。道成受宋禅,为高皇帝,国号齐。次子鎋,济阴太守;生子(副子,副子生子)道赐,为侍御史;道赐生(三子,尚之、顺之、崇之)。子文纬,字顺之,封丹阳临湘懿侯,生子九(十),三子曰衍,受齐禅,为武皇帝,国号梁。即位初年,诏齐南康侯子恪云:“齐梁虽曰革命事异,朕前世与族属未远。”以是齐梁同宗明矣。

衍生子八,长曰统,为昭明太子。统生子五,三子曰詧,为后梁中宗皇帝。詧生子四(史料载詧生八子,有名姓的五子,他们是长子萧嶚,王皇后所生,早逝,曹妃生三子萧岿,即后梁明帝,五子安平郡王萧岩,六子东平郡王萧岌,八子吴越郡王萧岑)岿、岌、岑、岩。曰岿为孝明皇帝。岿生五子,(史料载岿生八子一女,璟環珣瑒瑀八子是琮、璟、璩、琢、環、珣、瑒、瑀;一女,是隋炀帝正宫皇后,萧皇后。唐灭隋后,又被唐太宗纳为贵妃。)琮、璟、珣、琢、瑀,季子瑀,相唐太宗,拜太子太保。二曰岩为安平王。三曰嶺(岭),字岑,为吴王,生三子,球、瓒、瑁。曰球嗣封吴王,自金陵徒湖南长沙,有四世。球之子(孙)缮,为衢州刺史。缮之子暠,太仆寺(侍)卿。暠之子恢,幽州节度使。恢之子绘,任潭、衡二州刺史。

绘生三子,觉、誉、学。长讳觉,字睿明,号文元,唐末仕楚王马殷,为军谘祭酒,军巡大判官,署兵部尚书。马殷死后,(觉)焚香祝天曰:避乱莫如避世。越数年,其因希萼、希广兄弟争国,军巡力谏不从,国内大乱。萧氏宗族偕黎庶分奔,莫知所适,惟军巡弟兄三人,携妻挈子,适治邦以存宗祀,马氏遣兵追逐,因匿道旁水笕(引水渡漕)下,遂免。时长沙有黄、李二姓,乃萧氏之世姻,因追军巡兄弟不返,迁怒于二姓,(被马氏兄弟)尽杀之。军巡弟兄问筮,所止得易之坎,遂誓逢水则止。兄弟因归吉安,即今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早禾渡。既而分散,一居龙泉之上州吉安府泰和县早禾渡,一居江西抚州之临川,一居广东之惠潮二府。军巡乐早禾渡山水之胜,遂居此,今墓在彼地江北岸流坡寨。生子三,长茂贞,字清卿,为专知大判官;于宋乾德二年,自早禾渡徒泸源水口庄;次茂欣,为武陵县令,徒泸源膏泽乡;三茂陛(升),由吉安府复归湖南。此世系源流之大较也。

今吾萧氏谱断(止)自以专知大判官迁泸源为始祖,由专知迄今有五世传演,诗书相传,科第相继,宦连中外,鱼贯蝉联,流润国史,光照家乘,是非德深泽厚,源远流长者乎?后之人勉思树立,光前裕后,益永家声,俾千载犹一日,是在子孙之贤者,诗曰: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吾敢诵以告诸来世。是为序。

时在(南)祐宋淳辛丑岁春三月朔日

中议大夫荆湖训置太史司参谋大判官,兼提点刑狱公事,裔孙萧演字,开祖校正谨书。

原注《萧氏源流序》转录至清同治十年,潼川府涧溪宗祠《萧氏族谱》第一卷,原标题为《萧氏历代语序》。根据现查实的文档史料,萧演公所作的这篇谱序,由于当时的时局和史料所限,其中有多处谬误,此次转录时,对文中的部分遗误作了补正,并用括弧以示区分。

(录自《西蜀绵州萧氏族谱》)

据考证萧演和开祖是两人,此序为萧演所撰,开祖进行了校正书写

点赞(332)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