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也,蕭氏自江右來楚者十餘世,支姓蕃衍,科第聯緜,望族也。今葺其宗譜而編次之,不僅誇其族之盛世之遠也,而兢兢焉以表揚其祖若宗之功德為先務,可謂仁且賢矣。余考其先世,自宋大心受封於蕭始,後厯漢、唐、五代、宋,代有偉人,其政事文章、節烈道義,載在史策,彪炳人寰,以故子孫不藉以為光寵也。譜系肇自武嚳公,元明鼎革,鬱鬱不得志,閉戸檢書,以不仕終,當時謂公有隱德焉。而繼起者,伯洪公以文章名,鳳亭公以孝德著,璞獻公以篤行稱,焜燿光顯,後嗣皆得以馨香而爼豆之,以無忘其祖之善。且若為大宗,若為小宗,若為始遷之祖,皆明辨於冊,致使其旁支庻族皆得以敦慈愛而講友于。是卽永叔、老泉之所以為心也。夫有永叔、老泉之心者,必有永叔、老泉之學。文揚厲其祖之美,序次其族之繁,詳而有體,簡而能該,自與隴岡阡表、蘇氏族譜記等作同為觀美,又奚待子之贅言乎哉?雖然,子孫而能闡揚其先祖者,孝也;同姓而能輯睦其宗黨者,弟也。孝弟為仁之本,余見蕭氏之方興未艾也。人文之蔚秀,科甲之煇煌,又將見於陂邑,而誇功名之顯鑠者,不僅在廬陵、眉山矣。予不文,率爾操觚,以當遠方尺素之遺,且願與冠雲兄一遙證之也。
賜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任刑部左侍郎、年愚弟帥承瀛頓首拜撰。

简体

     蕭氏家族,自江西迁移到楚地已经有十几代了,他们的分支姓氏繁衍,科举考试连续成功,是一个望族。现在他们整理了家族谱系并进行了编纂,不仅夸耀自己家族的盛世和悠久的历史,而且兢兢业业地宣扬他们祖先和宗族的功德,这可以说是既仁爱又贤明啊。我考察了他们的祖先,从宋国大心被封为蕭姓开始,后来经历了汉、唐、五代、宋等朝代,每一代都有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政治事迹、文章、节操、道义都记载在史册上,光彩照人,因此后代子孙不需要借助这些来炫耀自己的荣耀。
     家族的谱系开始于武嚳公,在元明交替的时候,他郁郁不得志,闭门读书,最终选择不做官。当时的人们称他有隐德。接着,伯洪公以文章闻名,鳳亭公以孝德著称,璞獻公以笃行被称赞。他们的光辉照耀着后世,后代子孙都能够以他们为榜样,用馨香和祭祀来纪念他们,以不忘祖先的善行。而且,谁是大宗,谁是小宗,谁是始迁之祖,都在谱系中明确记载,使得旁支和族人都能够敦厚慈爱,讲求友情。这就是欧阳修、苏轼之所以为心的地方。
     有欧阳修、苏轼之心的人,必然有欧阳修、苏轼之学。他们赞美祖先的美德,记录家族的繁衍,详细而有条理,简洁而全面。这与隴岡阡表、蘇氏族谱记等作品同样具有观赏价值,又何须我多说呢?虽然如此,能够宣扬自己先祖的人,是孝顺的;同姓的人能够和睦相处,是友爱的。孝顺和友爱是仁的根本,我看到蕭氏家族正在兴盛,人文荟萃,科举考试的成绩辉煌,这些都将在陂邑展现出来,而夸耀功名的显赫,不仅仅是在庐陵、眉山这些地方。
     我虽然没有文才,但还是拿起笔来,写下这篇文字,作为远方朋友的赠品,希望与冠雲兄一起遥相证明。
     我是赐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任刑部左侍郎的帥承瀛,顿首拜撰。

萧湖北黄陂萧氏宗谱第14册-1,内部P1~2页

点赞(116)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