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序集

山角萧氏族谱序

尝思古人立谱以沿族,必先设乘以记家者,良以世系宗支,非谱无以系一族之先后,亦非乘无以详一家之始终也。是则家乘者,为族谱所由据,而族谱者实乘所从衍也。然则欲备族谱之数可不於家乘是亟乎。如我肖姓溯厥由来,受封周 室,作相汉世得统於南齐两朝,其后亦世有伟人焉。

中华萧氏通谱湖南梅山卷序言

我中华萧氏自大心公得姓以来,已历百代遗传,连连产生帝王将相而风生水起。乃繁衍成为望族,各地皆有庞大族群,每群不乏精英。然辜负百代之悠悠,未曾统一修谱,各族群之间无法区分长幼,不便于按行辈相互称呼,盖因以前交通不便,信息难以传递,不得已而分地域各自修谱。

隆回萧统公支系谱文、初修谱序

国运与家还有两相维繁者也,汉族也,恢复天为之也,萧谱之纂修有天赞之也,美氏子去夏倡修族谱,一约云集,而同声相应,汉人于去耿兴复祖国义旗,一奉面大众归心。使非上天之默佑,二百余年已失之祖。国里百督抚,焉能不数月而成功,五百余年未修之族谱,里百执事又焉能不期年而告竣哉?

嘉庆丙辰总谱序

祖有功而宗有德,功德所留,子孙不敢忘。而祖之气脉又岂忍听其涣而不萃乎。余萧姓出自微子,支孙受氏,逾数千年矣。历朝以来,代有闻人。但非吾宗,虽彪炳史册,不敢妄攀登第,例不可违,抑宗支不容诬也。

隆回国清公支系谱文 萧氏族谱序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此吾殷氏六族之初祖,建于民国前三千六百九十四年,即汤武革命之先声也。传位二十有八至纣失国。周封微子于宋,以存商祀,南宫长万之乱,叔大心讨之,因封于萧而得姓焉。酂侯佐汉高祖以成帝业,为历朝第一贤相,家居关中,遂开一派。

上梅萧氏通譜新化萧氏通谱序二

曾文正序衡陽彭氏譜,自述其先祖曾子十五世孫,據為無徴,而引歐陽文忠答曾子固書亦以闗內侯據為疑,以証之。又怪歐公唐軍相世系表於蘭陵蕭氏,已稱出帝嚳之後,而又敘蕭何望之之系相承不絶,略無參稽猶豫之辭,獨韙雪琴彭氏之斷自陽遷祖始。

湖北黄陂萧氏宗谱续刋谱序

家族有族谱,就像国家有历史书籍一样。历史书籍会褒奖或批评,但族谱只记录美好的事情,不记录恶行。族谱的作用是收录祖宗的后代,以此来激励和劝勉子孙。我们的家族从江西迁移到湖北,经历了二十一代。始祖居住在冈邑中和乡的沙洑口,后来分支迁移到陂南盤龙城和灄口,最终定居在高车畈良辰的几个村庄。

汉贤公支系谱文六修谱序

人非金石,谁无探源溯本之思乎?太祖梁武帝字道成,生於河南,产临之时,正气上升。年冠践天子位,善政与善教一同施发,散布满天下;施泽於民,视民於掌中之珠。

光绪二十六年汉二郎光绪谱序

古者诸侯世国、大夫世家,其世系皆小吏掌之。桓君山尝谓: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上,并效周谱,此谱之所由兴也。逮乎炎宋肇兴,则有若欧阳修国史,老苏宗礼圆良以聊一本之情,使之相亲相爱,庶不至等九族於途人者。故凡有国有家者,莫不以亲亲为齐治之本也。然则谱岂缓乎哉。

民国十一年壬长沙楚和堂萧氏谱三修序2

從來木有根,水有源。根深者本自茂,源遠者流自長。此族勢也。然水流則遠,不外淵源所繫;枝多則分,必緣大本相承。是家必有譜,猶國必有史。 史之所見,雖歷千古如一日;譜之所紀,不能舉一而漏萬者,以其有以紀世系,載存亡,親疎有次,長幼有序,彜倫攸敍,使後之子孫,無忝所生矣。 我一世祖宗畧公,官居郡侯,名垂史冊。自明季徙居楚南之湘潭,生二世祖德宜公。德宜公生三世祖家禎、家祥、家瑞三公。兩公當其世亂時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