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华萧氏自大心公得姓以来,已历百代遗传,连连产生帝王将相而风生水起。乃繁衍成为望族,各地皆有庞大族群,每群不乏精英。然辜负百代之悠悠,未曾统一修谱,各族群之间无法区分长幼,不便于按行辈相互称呼,盖因以前交通不便,信息难以传递,不得已而分地域各自修谱。
今者盛况空前,桥路纵横若蛛网之稠,音信传递如阳光之速,电子网络与高速路方便全民。
于是乎,族中有贤者振臂一呼,天南地北立时响应。乃修成全球萧氏统一班文,发送海内外,全体宗亲各自清理世系而套用统一班文,前后上下对正看齐,枝枝叶叶通其根本,形成参天大树,秀出中华民族之林。
我梅山萧氏作为梁皇支派,金枝玉叶也,当然雷厉风行,由庆周先生等族贤发起,成立梅山萧氏宗亲联谊会,然后推举志能之士组成谱局具体操办。经数年劳忙而玉成大事焉。现已编辑房谱十七卷,总谱两卷,共计十九宏篇先后付梓,可喜可贺!我梅山蕭氏有五大始迁祖:曰通滚、通滨、国器、天福、汉三。五祖于北宋时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早禾市梅子坡圳上迁来湘中新化,各自择地而居。
通深公定居沙江,通滨公定居炉观,天福公定居雾溪,国器公定居龙溪桥,汉三公定居黄泥虎寨。后五房椒衍,一九伸枝撒叶向四面八方发展至今,族群遍布梅山各县市,新化、安化桃江、冷水江、新邵、隆回、涟源、溆浦、湘乡、辰溪等地皆聚居五祖后裔。可惜人丁并无准确数据,因部分族人观念淡漠不愿入谱,部分族人失去联系,其中国器公裔大部分改为王姓,称萧王氏,认亲而不合谱,甚为惋惜。
翻开九修老谱查阅迁徙记录,不禁炫炫然。外迁者何其之多也!桂、滇、黔、川、陕、鄂等省份皆大有人在,本省各市州更多散户,外迁年代各异,宋元明清及民国皆有之。宗亲如许之多发祥于外地,若尽收人丁入谱,肯定洋洋大观,规模数倍于现状。
可叹年深日久,失联者太多,更有一迁再迁者尤其难以联络。如四川三教寺周围原有梅山萧氏五大房后裔上万人,如今几乎全体不知去向,奈何?若要正本清源,则任重而道远!需广大宗亲继续努力,首届统一修谱只是大事开端,相信日后可以圆满成功。纵观当今之势,人口流动如潮,能力愈强者流动愈超远,跨海涉洋者日益增多,长此以往,聚族而居之萧氏院落将星散八方,若无族谱随身,外迁者必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是故,谱牒重而加重!有谱牒在手,走遍天涯海角亦能寻根溯源。可嘉者如今之谱牒有纸质版与电子版并行。纸质版便于收藏,纸寿千年,可以传家史于永久;电子版便于携带与传递,轻松一点键盘,亲情集合而来。
我梅山萧氏五大房修谱始自元代,其间分分合合并不统一,班文有异有同,五花八门,或互相上下错乱,幸有世代次第可推,通过相互比对代数与班文而分清行辈。
此番遵照中华萧氏宗亲联谊会之宗旨,统一从大心公垂直往下按顺序排列,至时字辈定为第九序言湖南梅山卷·首卷上中华萧氏通谱 二0中华萧氏通谱湖南梅山卷·首卷上序言 十世,时字辈即中华萧氏统一班文之长字辈也。参照此固定之点,每人即可找到自身属大心公第若干世孙,未来添丁进口即可按此順序往后推,往后则与全球宗亲统一矣。
今与全球萧氏宗亲共同迈开第一步,从今步步紧跟,千秋万代共振家声。
©该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兰陵萧氏 » 中华萧氏通谱湖南梅山卷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