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木有根,水有源。根深者本自茂,源遠者流自長。此族勢也。然水流則遠,不外淵源所繫;枝多則分,必緣大本相承。是家必有譜,猶國必有史。
史之所見,雖歷千古如一日;譜之所紀,不能舉一而漏萬者,以其有以紀世系,載存亡,親疎有次,長幼有序,彜倫攸敍,使後之子孫,無忝所生矣。
我一世祖宗畧公,官居郡侯,名垂史冊。自明季徙居楚南之湘潭,生二世祖德宜公。德宜公生三世祖家禎、家祥、家瑞三公。兩公當其世亂時危,分遷於寗鄉益陽,而祥公則轉徙於長沙之杏樹衝,是卽我支之始祖也。
其郡姓之所宗,世系之所繫,前經七世祖成誥諸公考核詳明,肇修支譜。
後為十世祖長建諸公清査妥善,賡續重修,以迄於今越三十年,未能繼起而紹修者胡為?因噎廢食,曠日持久哉!良以時更世異,兵變勢危,散處者多,淸查匪易,以是遲之又久,未獲進行。
歲辛酉,族眾會商,決意再續。由此分房繕草,挨戸釐登。是年冬初,承族舉先行入局收冊。壬戌春明彙稿編纂,端午校讐付梓。奎也不才,黽勉從事,不敢告勞。凡我同人,莫不竭力研求,悉心稽考,朝乾夕惕,徧葺廣搜。其於一世祖宗畧公以下之世系線索,昭穆尊卑長幼之攸分,名字生歿葬向之區別,及一切公私契約,墳山界址圖說案讞,皆屬審定詳明,有頭有緒,不紊不亂。
敢雲斟酌盡善,但求權變得宜,使無負祖宗培植之功,庶不枉吾人紹修之苦。
願為後之作者,如杭海之有舟楫,登山之有雲梯,亦可以為範。
十二派嗣孙远奎字定松号鼎新谨撰
©该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兰陵萧氏 » 民国十一年壬长沙楚和堂萧氏谱三修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