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序集
汉十郎族明代崇祯谱序
粤自尧舜以前姓氏未著,荒渺无凭。递夏商以后,封赐不一,渐有足徵流传。 禹帝之后,世系緜远。夫人萧氏之父受封刺史。其子萧真公封列极地。自是以来,代有伟人。萧何相汉,大建勳劳,封为酂侯。萧何之后,传数世至道成事宋,衍事齐,皆兰陵人也。
曾国藩撰汉十郎族道光谱序
祖宗之留遗,势不能使其子若孙聚而勿散。惟散处者各守先人忠厚之遗而懋实敦本,不以远近为亲疏。斯溯其源而汇其流,支分而不分,派别而不别,数百世常联属于氤氲一气之中。
已卯汉十郎族通谱总序
自清季民族主义之说倡,而世之论者,意若家族为可废。庸讵知家族为组成民族之单元;而民族则为融合家族之汇海耶。纪民族之源流者则有史;叙家族之形成者则有谱。是则姓氏谱之修纂,实系民族史不可或缺之辅助手段也。 宋代考据家郑樵著《通志》二百卷。
道光甲辰年源流衍庆图原跋
虽然分支众多,但血脉相连。我们这一族起源于河南,兰陵是我们家族的望族。尽管年代久远,一些旁支无法全部记载,但经过广泛搜集和参考,主要脉络应当清晰明了。东周之后,先人的事迹大多已模糊不清;然而从西汉以来,一些残存的文献仍然记录了真实的情况。
光绪四年(1878年)枧田马家桥萧氏续修族谱续修序
家族的族谱,就像国家的史书一样重要。如果不编写史书,则国家的兴衰就无法展现;如果没有编修家谱,则家族的世系关系就会难以明确。因此,历史关联着帝王的事迹,而家谱则重视普通百姓的故事。编修家谱怎能停止呢!
大清嘉庆八年萧氏续修族志续希烈公居蜀重修谱序
选择适宜的地方居住,百年乔木,每一代都涌现出优秀的后代,至今已经繁衍了好几代。他的祖父亮彩公担心宗族枝繁叶茂,时间久远后,恐怕会忘记自己的根源。于是,在雍正癸卯年回老家抄录老谱,并续编在川萧氏族属。这种追溯本源,团结宗族的情意确实深切。
光绪四年(1878年)枧田马家桥萧氏续修族谱续修跋1
如果祖宗有灵,他们魂魄依附于白鹤仙师,神圣光辉眷顾着后代子孙。对于祖坟和住宅,应当绘制图形,即使是马牛劳累休息了也应亲自前往考察,不怕像赵盾那样在日暮时分还求索,仰或像沈彬一样费尽心思去寻找祖先的源头,这种勤奋的态度是必须的。到了现在宗族分支已经分开,祖坟都已经记载在谱中,前人开创续修族谱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他们的部分,后人继承这份成果的时候不要忘记他们的辛劳。 因此,写下这些话,作为训示和传承,这就是跋文。
光绪四年岩口马家桥(枧田)四修谱序
昔日宋代有一个人拿着唐代狄梁公的画像去见枢密使狄青,说:“这是您的远祖。”狄青回答说:“我是武人出身,怎敢认狄梁公为祖先呢!”这句话可以用来让后代那些认错祖先的人感到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