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庆图跋

世有冐引聖賢君相以大其門第者,亦有故避聖賢君相以高其名節者,予皆以爲非宜。

蓋狄靑不祖梁公,知非其祖而不祖,君子韙之;崇韜誤拜汾陽,不知其祖而祖之,達士非之。是知非吾祖而冐祖之者謬也,爲吾祖而不祖之者亦謬也。

余不才,且生於千百年以後,而欲上溯祖所自出之祖於千百年以前,不綦難哉!幸倡首竹山公,其高祖庠生牖齋先生所遺手稿一帙,惟春秋戰國間有闕漏,自西漢倫何公以下,如某公生某公,某公徙某處,轉某處爲某官,某時分房,某處分支,俱近詳明。

相傳在湖北秋試得之江西逸老,至一菊公南遷而遂止。余嘗翻閱史鑑,對質年代,絲毫不爽,又間採邵陽、新化、新寧、城步、長沙、安化、湘鄉及靖州、綏寧等處,有或同或異者,有大同小異者,皆與先生手稿參互而考證也。

嗚呼,水之流也,支分派別,而仍可溯其淵源;木之生也,茂葉枝繁而無不由於根本。茲登載焉,庶脈絡分明瞭若指掌,線索穿連纍如貫珠。

觀乎此者,而孝弟之心可以油然生矣,何敢蹈冐引之誚哉?又奚敢效故避之弊哉?俾後之子若孫,食德服疇,穆然思祖宗之貽謀,豈非承先啟後之美舉乎?至於生生不息,本支愈繁,能續修而傳之,則又望諸後起者之無窮也。

大清道光二十四年甲炭

吉且

武岡州庠生樹棠芾林氏原跋


参考翻译:

衍庆图跋

世上有冒用圣贤君相的名号来抬高自己门第的,也有故意避开圣贤君相的名号来标榜自己高尚节操的,我认为这两者都不合适。

狄青不将梁公作为祖先,因为知道他不是自己的祖先而不冒认,君子赞许他;郭崇韬误拜郭子仪为祖先,不知道他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冒认,达士批评他。由此可知,不是我们的祖先却冒认为祖先是错误的,而明知是我们的祖先却不认也是错误的。

我才疏学浅,且生于千百年之后,却想要追溯我们祖先的源流至千百年前,岂不是非常困难?幸好竹山公发起倡议,他的高祖庠生牖斋先生留下了一本手稿,只有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些许缺漏,从西汉伦何公以下,如某公生了某公,某公迁往某地,某公又转到某地做官,某个时期分房,某个地方又分支,所有这些记载都非常详细。

传说这手稿是在湖北秋试中获得的,江西逸老传下,直到一菊公南迁后才停止。我曾翻阅史书,对照年代,丝毫不差;同时也参考了邵阳、新化、新宁、城步、长沙、安化、湘乡以及靖州、绥宁等地的记载,有些内容相同,有些内容略有不同,我都与先生的手稿进行了互相对照和考证。

唉!就像水流一样,支流虽然分散但仍可追溯到源头;就像树木一样,叶子繁茂、枝条众多,但无不来自于根本。现在将这些登载于此,使得脉络分明,清晰如指掌,线索贯连,如同串珠一般。

看到这些,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心意自然会油然而生,怎么敢冒认祖先呢?又怎么敢故意回避呢?使后代子孙,饮水思源,感念祖先的恩德,岂不是承前启后的美好举动吗?至于生生不息,家族枝繁叶茂,能够继续修谱并传承下去,就希望后代子孙能无穷尽地延续下去。

大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炭

吉且

武冈州庠生树棠芾林氏原跋

翻译萧浩平,因才疏学浅,难免有不尽之处,敬请谅解。

点赞(232)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