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百侯(旧称:白堠)溪之北岸——望楼下的萧氏大宗“椒远堂”及小宗“心臧堂”二座古建筑并排屹立,至今已有530年历史。它北负山如屏列,南面江如带环,而千峰叠翠,百水朝宗,殆据一乡之勝,人们称她为鸳鸯祠。椒远堂于明成化年间(约1486年)建成,是四世萧宗敬的孙子,亦是萧淳六世孙萧爵、萧禧、萧玄、萧瑛、萧琼、萧恭、萧辉、萧玑等八人合力所建,堂联为“江西衍派,侯北开基”。公元1495年,弘治六年岁在癸丑,赐进士第吏科都给事郡人郑寯为大宗撰文曰:基址有位,岁月创营。考卜维正,攘剔修平,规划有式,堂寝门庭。增其式廊,以妥祖灵。祠祀始、二、三世而小宗祠祀四世讳宗敬及其四子八孙之设。
明嘉靖五年(1526年),七世萧朝庄、萧朝恭在立下祭祀规矩:“今与族人约,遇春秋祭,少长咸集,设陈肴馔,盛服行礼,澄心肃虑、谨其步趋、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待而慢,毋喧而扬。今日敬祖,既为子孙后日之敬于我也!”。
明万历己亥(1599年),因毁于兵火。稍微修葺后,神主牌位摆放完好,经十世萧端吉倡议合族重建。
1983年与1999年分别再次合族重修。
数百年来,萧氏后裔敦古道,尚孝义,历毁历建,不改砖木结构,亦殿丽堂皇。鸳鸯祠慰为椒实蕃衍,人文鹊起。明,五世孙伟官拜承事郎、六世孙琼官拜文林郎;清,十一世孙翱材登进士、十二世孙宸捷登进士,翰林院编修,才冠一时。
©该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兰陵萧氏 » 广东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大埔萧氏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