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本,親親為先。 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 族者聚也,聚之相為屬也,又束也,束之歸於一也。 然無譜以紀之,則情實同於魯衛視竟等於秦越,不特無由以收族,抑且無由以敬宗尊祖而親親也。 此譜之為書,不誠家之要典攺! 我蕭氏之受姓,自宋微子支孫肇封於蕭,由周而來,朝代屢更,其間勳閥所垂有王侯焉,有將相焉,有公卿驛馬禦史尚書焉,以及狀元鼎 甲博士儒宗聲華彪炳史冊昭彰。 而元明之際,譜牒淪遺,必欲詳敘其世次,則邈而難遡矣。 我族之譜自康熙己巳,若默、天眷二公始創其考據源流。 鼻祖鼎公,鼎公之後,其長房子孫有漢字十郎由吳來楚,散處各府州縣,並無少漢名義。 而起家開族則斷自從八郎始也。 嘉慶戊午,體時、綱信、芝城三公初續,確遵舊牒別無他說。 咸豐辛酉,希何、鴻業洎我先君諸公再續,聞邵邑孝廉虞臣公之說及得所為通譜備查,始知鼎祖之後有一菊公生九男一女,曰誠 、明、政、治、漢、室、江、山、統,女晚十適唐。 其五郎漢公又生十郎曰少漢十郎,所配各妣姓氏與舊譜之漢十郎同,故遵通譜加少字以別之也。 但少漢班中而八郎獨別之曰:從此固不能無疑。 虞臣公序謂少漢或名從漢。 鴻業公序謂少漢與從漢實兄弟。 大都悉本於通譜。 通譜載少漢十郎系五郎漢公之子。 本族舊譜雲漢五郎十餘世之長房支孫,從八郎世次又不相符。 況漢八郎配李氏,從八郎配於氏,惟旣以少漢為從漢,故前此續譜於從漢八郎之配併錄二氏,恐不免為強合焉。 舊譜之漢字十郎通譜稱為少漢,均無年代可稽。 而從八郎則生歿具在,是少從定為兩代,其隔世遠近亦不可得而考矣。 夫所謂漢五郎長房支孫旣為五郎漢公之誤,則從八郎的系少漢一郎之後。 前屬列於八郎良由以少漢從漢為一人也。 茲惟攺從為少少不參從則兄弟無殊世次不亂。 不滋疑於後而亦不背於前矣,近又得益陽族譜有蕭氏源流序,有歷代垂絲圖、支分派別、本本源源、似為可據。 而查至我鼎祖之世系,一菊公之從出,則又不能無隔焉。 是以三修是譜,族長同商,與其參綜異論而莫能自定所宗,不若沿襲先世,猶為不失其本。 於是規撫舊牒,自鼎公以下作吳楚世系總圖,而第一世仍自從八郎始。 生子三:應壽公居邵邑之黃栗山;應登公居邵邑之兔子陝;應星公,即我祁陽白望陝之開派祖也。 宗支衍慶,生齒益蕃,居址星散,若不及時續輯,則前譜所已載者可按籍而稽,前譜所未紀者將覬面而忘。 何以親親,何以尊祖,何以敬宗,而收族。 此三修之不容緩也。 是舉也,總修者從叔丕振,主修從叔南陔,監修助修鹹得其人。 猥以承纂,予自壯歲忝在庠序,而屢躓棘閕,愧不能揚名以顯親,則謭劣之才何堪勝任? 且終歲舌耕謀甘旨,幾無暇晷,竊自憾矣。 乃役甫興忽悲失恃,齊疏衰綏,何敢側身梨棗旁? 固辭不許,爰舉堂弟舜卿伴食局中代纂齒錄,仿歐陽之式為直列之圖,自秋徂春而蕆厥事。 日少功速,殆祖宗亦默為之相爾。 後數十年有本親親而尊祖而敬宗而收族者踵而修之,是則予之所厚望也。 至若論說之謬妄、筆墨之荒謬、遺譁於後賢,抑又予之所深恥而不敢避者,是為序。
白望陂卽拔茅沖

光緒二十年歲次甲午孟春月谷旦
二十五世嗣孫邑庠加縣丞
景青松軒氏敬撰

简体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本,亲亲为先。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者聚也,聚之相为属也,又束也,束之归于一也。然无谱以纪之,则情实同于鲁卫视竟等于秦越,不特无由以收族,抑且无由以敬宗尊祖而亲亲也。此谱之为书,不诚家之要典攺!我萧氏之受姓,自宋微子支孙肇封于萧,由周而来,朝代屡更,其间勋阀所垂有王侯焉,有将相焉,有公卿驸马御史尚书焉,以及状元鼎甲博士儒宗声华彪炳史册昭彰。而元明之际,谱牒沦遗,必欲详叙其世次,则邈而难遡矣。我族之谱自康熙己巳,若默、天眷二公始创其考据源流。鼻祖鼎公,鼎公之后,其长房子孙有汉字十郎由吴来楚,散处各府州县,并无少汉名义。而起家开族则断自从八郎始也。嘉庆戊午,体时、纲信、芝城三公初续,确遵旧牒别无他说。咸丰辛酉,希何、鸿业洎我先君诸公再续,闻邵邑孝廉虞臣公之说及得所为通谱备查,始知鼎祖之后有一菊公生九男一女,曰诚、明、政、治、汉、室、江、山、统,女晚十适唐。其五郎汉公又生十郎曰少汉十郎,所配各妣姓氏与旧谱之汉十郎同,故遵通谱加少字以别之也。但少汉班中而八郎独别之曰:从此固不能无疑。虞臣公序谓少汉或名从汉。鸿业公序谓少汉与从汉实兄弟。大都悉本于通谱。通谱载少汉十郎系五郎汉公之子。本族旧谱云汉五郎十余世之长房支孙,从八郎世次又不相符。况汉八郎配李氏,从八郎配于氏,惟旣以少汉为从汉,故前此续谱于从汉八郎之配并录二氏,恐不免为强合焉。旧谱之汉字十郎通谱称为少汉,均无年代可稽。而从八郎则生殁具在,是少从定为两代,其隔世远近亦不可得而考矣。夫所谓汉五郎长房支孙旣为五郎汉公之误,则从八郎的系少汉一郎之后。前属列于八郎良由以少汉从汉为一人也。兹惟攺从为少少不参从则兄弟无殊世次不乱。不滋疑于后而亦不背于前矣,近又得益阳族谱有萧氏源流序,有历代垂丝图、支分派别、本本源源、似为可据。而查至我鼎祖之世系,一菊公之从出,则又不能无隔焉。是以三修是谱,族长同商,与其参综异论而莫能自定所宗,不若沿袭先世,犹为不失其本。于是规抚旧牒,自鼎公以下作吴楚世系总图,而第一世仍自从八郎始。生子三:应寿公居邵邑之黄栗山;应登公居邵邑之兔子陂;应星公,即我祁阳白望陕之开派祖也。宗支衍庆,生齿益蕃,居址星散,若不及时续辑,则前谱所已载者可按籍而稽,前谱所未纪者将觌面而忘。何以亲亲,何以尊祖,何以敬宗,而收族。此三修之不容缓也。是举也,总修者从叔丕振,主修从叔南陔,监修助修咸得其人。猥以承纂,予自壮岁忝在庠序,而屡踬棘閕,愧不能扬名以显亲,则謭劣之才何堪胜任?且终岁舌耕谋甘旨,几无暇晷,窃自憾矣。乃役甫兴忽悲失恃,齐疏衰绖,何敢侧身梨枣旁?固辞不许,爰举堂弟舜卿伴食局中代纂齿录,仿欧阳之式为直列之图,自秋徂春而蒇厥事。日少功速,殆祖宗亦默为之相尔。后数十年有本亲亲而尊祖而敬宗而收族者踵而修之,是则予之所厚望也。至若论说之谬妄、笔墨之荒芜、遗哂于后贤,抑又予之所深耻而不敢避者,是为序。
白望陂卽拔茅冲

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孟春月谷旦
二十五世嗣孙邑庠加县丞
景青松轩氏敬撰

蕭氏三修族譜 文选堂 [7卷,首1卷],内部P4~9页

点赞(174)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