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少时,先生长者游学,则闻邑中故家若桃源萧氏者,系出梁祭酒子云,有所从来。其时思贤及其弟思和,皆春秋高,思贤端重,负气义,思和爽朗特达,两翁既没世,思贤之子安常、安韶,思和之子安正,亦杰然拔出。前六七年,安韶冢子德黄请余教授塾中,时德黄诸父,惟安正甫一人独在。岁时高堂广会,安正甫东位坐,余宾位,诸弟子侄孙从次序列两行下,无虑百数十人,衣冠礼秩,雍容敬爱,蔼如也。余闲暇无事,辄与德黄兄弟出所居,缘石台,涉溪,登槎睾之颠。引目四望,山水环抱,原田衍沃,迤逦数百顷,皆不出萧氏。余尝徘徊爱之,因究其先。自宋贡士讳汉卿者,始居于此,其家所藏汉卿铸钟犹在。盖至今若干世矣。其子孙庶富益盛,而谭诗书,治儒者之业,未尝乏焉。尝窃自叹,以为凡物之盛,必因其本,萧氏之盛,必本于祖考积仁累厚之所致乎?如使其子孙,继今所存所施,皆惟厥祖考仁厚是继,则又将以敷遗于后者,岂有涯乎?

德蕡有才谓,慷慨尚义,洪武中,尝从事秋官。今退处家食,汲汲以继先裕后为事。今来京师,出此谱求题。谱盖德黄所重修者,观此可以知其仁厚之意。夫惟仁厚,可以继先而裕后蕡也。德归见其族之人,尚以余言告之。

(摘自《东里续集》卷十三)

点赞(664)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