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梅轩(宋代)

字隐逸,号五十郞,世居豫章吉安府太和县,宋末元初世迁于粤东潮州府嘉应州松源之地,为松源开基始祖。

始祖梅轩公生於何年,各书不一,《梅州萧氏溯源》《梅轩公宗支统谱》记载生于公元1249年南宋淳祐九年己酉,兴宁叶塘、汤湖、望江狮、及各地梅轩公外迁宗支基本都记载生于1174年南宋淳熙元年甲午,相差75年。如果按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为一代人计算,差不多相差了三代人左右。也就造成了梅轩公宗枝来自永宁大盟公与南溪理公一说。

按梅轩公宗支统谱记载:

一世祖:梅轩生于公元1249年南宋淳祐九年己酉

二世祖:槐公生于公元1278年南宋景炎三年戊寅

三世祖:昆公生于公元1298年元成宗大德二年戊戌年

四世祖:基公生于公元1320年元仁宗延祐七年庚申

(梅州萧氏溯源记载为1343年前后)

查证2000年6月10日,梅州市(嘉应)萧氏入粤始祖坟墓修复会议纪要,募捐书记载:萧氏入粤始祖梅轩(潮、梅、惠)、字乐叟、号五十郎、于宋末,由江西泰和徙福建宁化继迁梅州(嘉应)松源,迄今830年。公生于南宋孝宗淳熙甲午,卒于罡炎景二年,享年103岁,葬松源案背狮形,(一曰兔子望月),坤山兼未,墓建公元一二七八年(南宋丙祥兴元年),始今坟墓尚在。梅轩公第四代裔孙萧基,生八子,得成得润、得政、得全、得庆、得考、得保、得和。一曰正春、正秋、得成、得庆、伯成、仲成、宗一、家珍。总之族史载称八大房。公号五十九郎,加级百七郎,生于末末至正年间,(公元一三四三年前后),卒葬东山石子塘,艮山坤向,谓青蛙浮塘,墓建公元一四三六年(明崇祯九年)丙子,如今坟墓尚在。

查证江西于都萧氏谱载梅轩公之五世孙,萧基公之子,兴宁罗浮陈塘大路户开基祖仲成公生於元至大三年庚戌(公元1310年)九月五日子時,逝于洪武七年甲寅正月十六日申時。於公元1362年落居兴宁罗浮大路澄塘。

查证史实可以看出,按梅轩公宗支统谱记载始祖出生於1249年南宋淳祐九年己酉;梅轩公五世孙仲成生于1310年元至大三年庚戌,(1310-1249=61)梅轩公之五世孙仲成在始祖61岁即出生了。仲成是萧基公第八子,其前面还有七位兄长,按一年生一个儿子计算,始祖梅轩公在54岁其五世孙即出生了,实际上萧基公八子之间年龄相隔不止一岁,换句话说始祖梅轩公可能在50岁或是更小年龄其五世孙就出生了,做了公大,这有可能吗?能令人信服吗?

梅轩公宗支统谱记载四世祖:基公生于公元1320年元仁宗延祐七年庚申(梅州萧氏溯源记载为1343年前后),其八子仲成生于1310年元至大三年庚戌,(1320-1310=10)仲成比其父萧基公出生还早10年,如果按梅州萧氏溯源记载则早出生了33年左右。子比父还早出生,这又有可能吗?能令人信服吗?

查证族史资料及兴宁县志记载:萧基公第八子仲成於公元1362年壬寅年(虎年)元至正二十二年,落居兴宁罗浮大路澄塘,於明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与张姓共筑罗浮司城,史称十三都司。(兴宁县志载:唐宋时期,罗浮称鲤腹湾,元朝时改为大腹湾,明朝洪武四年(1372年)建立十三都司,十三都司巡简(又名巡检)是掌管兴宁境内的重要关隘,主要维护地方治安,文武官员齐备,故罗浮也称司城。到了清代,盗贼平息,官员武兵减少,名称仍为十三都司)(修筑罗浮司城传说,详细见兴宁萧氏九八年修谱首卷173页)。

按梅轩公宗支统谱记载始祖出生1249年南宋淳祐九年己酉。(1362-1249-103=10)仲成是在始祖梅轩公卒后10年,即开基兴宁罗浮大路澄塘?[103-(1310-1249)=42]始祖梅轩公不仅与五世孙生活了42年,还有可能看到了六世、七世孙?这又有可能吗?能令人信服吗?

按各地老族谱载,始祖梅轩公生于公元1174年南宋淳熙元年甲午,至五世孙仲成生于1310年元至大三年庚戌,(1310-1174=136)相隔136年。仲成是萧基公第八子属满房,相对距离应大于三十年左右一代人计算,约三十五年左右。仲成与梅轩公相隔四代人,35×4=140年。时间上正好合吻。上例推算举列可以看出,始祖梅轩公生于1174年南宋淳熙元年元年甲午是正确的,可信的,其上线应属于江西泰和南溪萧理公。

点赞(112)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