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是由潬渊、扶桑日表和持刀具契刻的巫覡三者构成。潬渊是四周环水而中间隆起的台地丘坝,在其上设坛台,规天矩地,所以潬渊中放置矩。四周的水点是在扶桑木上契刻的日月运行的度数。
萧氏为殷人后裔,本出子姓,得氏于春秋,子孙以氏为姓。相于汉,帝于齐梁,著于唐,世家之盛,古罕有匹。因汉名臣萧望之、齐梁皇室和唐宰相世家出南北兰陵,萧氏郡望首称兰陵。
兰陵萧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 萧氏在南朝以军功起家,其后家族子弟建立了南齐和南梁两个朝代,发展为侨姓士族主要代表。在唐朝,兰陵萧氏仍属一流高门,共有十人出任宰相。兰陵萧氏为兰陵郡(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望族,初次兴起是在西汉宣帝时期大臣太子太傅萧望之开始的,而自东汉至西晋末年二百余年中中落 ,至西晋末年南迁之时,因家族之大而被安置于江苏武进,并侨置兰陵郡,史称“南兰陵”,故仍以兰陵萧氏相称,与琅邪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齐名,为南朝“四大侨望”,贵不可言。
兰陵萧氏早在东晋末年就已经为天下门阀,自此之后,一直至唐朝末期五代十国时才与天下世家走向衰落,可谓延绵中古的千年世家,顶级门阀。 故欧阳修、宋祁赞兰陵萧氏:“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 萧梁旧臣、北周著名诗人庾信誉之为“派别天潢,支分若木”,大文豪苏东坡也赞道“摇毫欲作衣冠表,成事终当继八萧”。
关于这个家族的起源,相传是汉初宰相萧何之幼孙萧彪。《南齐书》和《新唐书》都记载萧彪系萧何之孙,被免官后,迁居于蘭陵,此后才有了蘭陵萧氏(不排除之前有其他萧氏支系先定居于此)。萧彪官至侍中,后免官迁居东海蘭陵,传有四世出现了蘭陵萧氏的第一个名人——位列三公的萧望之,这是他的玄孙,也是萧何的七世孙。后来萧望之迁居杜陵,萧望之八子中萧咸、萧由皆通晓五经,长子萧伋袭关内侯,萧咸、萧由、萧育则兄弟并显,皆是朝堂高官,国之重臣,父子四人“一公三卿”,满门显著。直到其孙御史中丞萧绍一支又迁回蘭陵,萧绍即萧育子,而萧望之其他子孙仍世代居杜陵,是为杜陵萧氏(此支至东汉时十分昌盛,其中萧由子孙达二千石者六七人)。此后,蘭陵萧氏以儒学传家,数代不辍。自此蘭陵萧氏成为山东大族,历数百年不衰。
但这一说法自唐朝颜师古后就不断有人质疑这一说法,但是一直没人拿出可靠有力的证据来,多是臆断。其主要观点是:萧望之不是萧何子孙。原因几乎都是:“近代谱谍妄相托附,乃云望之萧何之后,追次昭穆,流俗学者共祖述焉。但酂侯汉室宗臣,功高位重,子孙胤绪具详表、传。长倩钜儒达学,名节并隆,博览古今,能言其祖。市朝未变,年载非遥,长老所传,耳目相接,若其实承何后,史传宁得弗详?汉书即不叙论,后人焉所取信?不然之事,断可识矣。” 实际上颜师古等人的这个观点是难以使人信服的。
第一:他说萧何子孙都详见表、传。但最详细的记载莫过于汉书之记载。即“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萧何长子萧禄承嗣梆哀侯,袭封六年逝世。禄死无子,高后二年(公元前188年)封何夫人、同为酂侯,文帝元年逝世;封萧何幼子萧延为筑阳侯。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改封萧延为酂釐侯,谥定。汉文帝三年萧延逝世,其子萧遗袭封酂炀侯;萧遗逝世后,其弟萧则袭封,承嗣二十年,因罪免其侯爵。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以武阳县户二千封萧何孙、萧则弟萧嘉。萧嘉逝世,其子萧胜袭封,嗣二十一年,后因罪失爵。汉武帝元狩年间(公元前122~前117年)再次下诏以郝户二千四百封萧何曾孙、萧则子萧庆。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萧庆子萧寿成袭封,因事失爵。汉宣帝时(公元前73~前49年)下诏访萧相国后裔,得玄孙萧建世等十二人,以酂户二千封建世为掷侯。汉成帝时萧获承嗣酆侯。汉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萧喜袭封酂釐侯。汉永始四年萧尊袭封酂釐侯。汉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萧章继嗣酂釐侯。王莽居摄元年(公元6年)萧禹为酂釐侯,汉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封萧乡侯。” 从中可知史家所记载的只有承袭侯爵的子孙,其他子孙的姓名只字未提,难道说何公子孙都是独脉相传,这显然不可能,侯门之家怎能如此,何况文中有“得玄孙萧建世等十二人”。何况古代的爵位承袭都是以长嫡为先,何公子孙显然也是如此,而萧彪是萧延的幼子,况且是庶出也有可能,以史料的记载来看,更可知道萧彪更没可能承袭侯位,加之萧彪又不是功臣,这样史料中怎么会有记载。
第二:他说“市朝未变,年载非遥,长老所传,耳目相接,若其实承何后,史传宁得弗详?汉书即不叙论,后人焉所取信?”。但是从萧何至萧望之有七世,历一百五十多年,萧望之祖父开始便隐德不仕,父亲萧仰又以田为业。何况萧彪是被免官的,为了生活才迁到蘭陵郡的,离开了大家族,且其中世代平民,这样的情况下世人何以知萧望之家世,自己又是气节非凡,名节并隆,要是说自己是萧何之后,而天下人又找不出其他的证据和理由,这样天下人都会说他是为了想承袭侯爵权利,他有必要吗?再者史书写传记时有谁曾列高祖以上者,难道每个名人的祖宗都要史料有记载才可以让使人信服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南北朝时期,南兰陵萧氏创建了齐梁两朝,走出了二十一位皇帝,三十多位宰相,还有大批的文臣武将,文人雅客。 文人中最突出的是昭明太子萧统,他为后世留下了著名的《昭明文选》。
家族名人,南朝时期萧氏一门共出三十多位宰相: 萧思话、萧缅、萧嶷、萧嵩、萧晔、萧子良、萧锵、萧铄、萧子懋、萧子明、萧钧、萧铉、萧昭粲、萧坦之、萧惠休、萧遥光、萧颖胄、萧秀、萧憺、萧宏、萧樽、萧伟、萧纶、萧渊藻、萧会理、萧恪、萧业、萧范、萧宝义、萧宝源、萧欣,萧摩柯、萧瑀;
《国亲皇太子序亲簿》,一卷,贾冠撰
《齐永元中表簿》,隋朝时为五卷,唐朝时为六卷
《大同四年中表簿》,三卷
《齐梁宗簿》,三卷
《梁亲表谱》,五卷
《齐、梁帝谱》,四卷,唐初修订《隋书》时已亡佚
《梁帝谱》,十三卷,唐初修订《隋书》时已亡佚
《梁萧史谱》,二十卷,萧颖士撰
《齐梁本支》,一卷,李焘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