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曲山萧氏宗祠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祠堂,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该宗祠重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命名为“叙伦堂”,是村民议事、祭祖、办喜事的重要场所。

萧氏宗祠的面阔为11.2米,进深为34.5米,栋高为7.3米,占地面积达到了386.4平方米。建筑风格遵循了吉安祠堂的经典模式,采用青扁砖到栋、蓝灰淌缝外墙的设计,饰有三节马头墙。前部为廓廊,由二木柱撑顶,顶端绘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缠枝图案的藻井。三大门均采用青石门框,中门两边各立一块红石质抱鼓石,抱鼓石上镌刻有缠枝花纹和寿字纹,上方挂有“萧氏宗祠”木匾。

曲山萧文昌公祠,亦称世德堂,座落在江西吉安县永阳镇下沿河路,在吉安市去井冈山的公路上.。

世德堂是曲山人祭祀、议事、办教育、修族谱的地方。明朝中期,曲山人五河尹萧允承状元萧时中,刑部尚书、兵部尚书萧维桢的意愿,利用状元尚书的遗留的俸禄及皇帝的赏赐,合全族人之力,于正德十年(1515)建成曲山大宗祠—萧文昌公祠,以继承先贤业绩,激励后人奋进。

世德堂巍峨、壮观、古朴、典雅。世德堂三进两井,宽20米、高24米、长65米。祠堂前的围墙,成八字形,一直伸向禾河边。世德堂与三元坊,司马坊共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世德堂内,油漆粉画,雕梁画栋,流光溢彩。飞檐翘角,凌空如飞。祠堂内柱子三十六对,柱子直径有六、七十公分,柱子粗壮古拙。天井宽大,祠堂内显得明亮、开阔。地面铺了六寸边长的正方形地砖。

世德堂最值得的观赏和最具有考古价值的是其生动形象的绘画、古色古香的木刻及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石刻、石雕。

世德堂内有大小九个吊顶,两井边有四个走马楼,十二个房间,三十六对柱子,其中石柱七对。

世德堂内最珍贵的文物是两块刻了圣旨的石碑   谷志斌/摄

九个吊顶造型各异:有的二级、有的三、五级,有的不分级螺旋向上。吊顶的顶板和斜板都有绘画。有个吊顶斜板画八仙过海,更多的是反映历代曲山人工作生活的画面。如诗书传家、秉烛夜读、雁塔题名、衣锦还乡、翰林修撰、释放无辜、巡视边疆、平倭靖疆、平湖泛舟、木瓜夜朗、廖岗龙腾、辘轳取水、建大宗祠、司马坊雄姿、廖岭远眺、翠柏长堤、田畴阡陌、东山樵棋、廖阳书院、木瓜亭迎诏、丝麻婆事、荆州晓雾、鹅形欲飞、西山松涛、铜鼓滴漏等几十幅画。

世德堂的木雕古色古香,很有特色。二个天井四个角的柱子上侧挂着八只栩栩如生的彪悍狮子,屋檐下的龙头十六只,下大雨时,水就从龙头喷射出来。十二间房间是读书房,里面摆放简易的床铺、桌凳,桌上放着灯台。走进房间,看着这一切,仿佛看到了先人头悬梁、锥刺股,夜以继日,年复一年苦读诗书的情景。读书房向外的一面,共有四十八扇木雕与镂刻的木门,门上雕刻的有一年四季盛开的各种花卉,如桃花、荷花、牡丹、菊花、梅花等;有各种飞禽走兽,如虎踞龙盘、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鸳鸯戏水、鹰击长空等。

走马楼十二个房间横梁上除了绘画外,每根横梁上刻写了四个字,字体有正楷、有草书、有隶书、有篆书等。这些字出自名家之手,这些字是兰芝其室、松柏其意、悬发锥股、夙夜不懈、江右大宗、庐陵望族、诗书传家、以儒为业、科名蔚起、三元鼎甲、状元及第、尚书世家、福佑后嗣,昌炽无涯等。

世德堂的挂壁牌坊有两首楹联,十九块刻字石碑。两首楹联是:

曲水演百支分万派横流苍海因有源,

山木发千枝开忆叶直冲青云非无本

世泽绵百代科名第一家,

德绩延万载仕宦冠百族。


点赞(288)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