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聞堯典曰:“以親九族。”周公曰:“不施其親。”誠以無忘木本水源之思也。

余族肇自吳西吉安,派衍楚南邵祁,前譜詳載,余何贅焉?第憶前譜牒之修,蓋以數十年未舉之曠典,創始於一旦。一則難於追遠而收族,再則難於鳩費而就功,三則難於實錄而垂遠。而且子孫繁衍,畢異其情,欣爲敦宗睦族者有之,目爲好名浮文者有之,甚且循名失實,如正倫冐認南杜,崇韜遠拜汾陽者亦有之。噫!譜固未易云修也。幸康熙己巳,登房嗣孫若黙公、星房嗣孫添眷公始爲草創。

歴嘉慶戊午,登房合序公式,倣歐蘇斟酌盡善。余房乎都公亦殫力而共勷其美,以觀厥成。世澤源流井然其有條也,昭穆尊卑犁然其不紊也,建置規訓確然可傳也。

前諸公其有裨於闔族者,已非淺鮮矣。迄於今,積月成歲,又不覺五十年。其間生娶者不知凡幾,沒葬者不知凡幾。生娶錄而沒葬未錄者,又不知幾幾。余又懼日遠年湮,恐失其傳焉。

道光戊申,登房諸公忽以家乘倡續議,合序公次嗣周年公爲總纂,余房諸公亦欣然樂從。既而余房諸公卽以其事責余,余以固陋辭,不得已與紹唐、良品二公撿其世系,爲余房纂輯。大受、三文、萬王、東暘、良才、夏四、達五、積寬、三捷、步廷、千鍾諸公,爲余房助修。淸源流,詳班次,不攀援,不廣引,不假顯者之粉飭,不恃文人之誦揚,惟依前譜爲式,無違於先人耳。是役也,始於己酉之春,告成於庚戌之夏。

於以見諸叔兄弟齊心合志,皆不忘本源也。是於堯典之以親、周公之不施,亦有合乎?

道光三十年歲在庚戌仲夏月穀旦

壽公派下十七世嗣孫道光三十年歲在庚戌仲夏月穀旦

壽公派下十七世嗣孫綱最謹識謹識

点赞(1119)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