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乘之集也,上以推其所自始,下从纪其所派分,记曰: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至于祢。又曰: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胥是道也。

左氏传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其后子孙或似国,或以邑,或以官,或以字别族着姓,各有所从来,若原其始而言之九州之内,凡同姓者尽属一家,至于分派之后,则不能不各有所宗。诗曰:本支百世,本则从同,支则不一。

礼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今必欲溯之得姓受氏之初,邈矣,难以悉详。但据起家开族之祖而下,继继承承,房编派纪,使其本末源流眧然不紊,则所谓等而上之顺而下之,其所以亲亲尊祖敬宗收族之道,亦已尽矣。

我萧氏肇封于宋微子支孙,厥后望出于汉,而迄于南朝,贵显于隋而盛于唐代,其间佐命立功者有人,忠直报国者有人,劲节震主者有人,论道经邦者有人,后先辉映谁非功德,所延世次,未详莫辨昭穆之列。

惟太祖鼎公于西晋怀帝时分隶吴西之吉安泰和,世德相承六百余年,迄残唐五代,兵焚扰攘,民无宁居,迨宋太祖兴,削平祸乱,混一海宇,荆湖南北俱蒙安堵,开宝八年徙民补虚,任土作贡。

我鼎祖长房子孙由吴来楚有汉字十郎,分居湘乡邵阳武冈新化安化各州县。本祖汉五郎居邵之霞光岭,十余世而长房支系从八郎迁邵之灵山寺,遵朱子训乃始迁起家之开族祖也,所生应寿、应登、应星三子,于元延泰时,寿复迁邵阳之岩陂,登迁邵阳之安平兔子陂,星迁祁阳之白望陂即拔茅冲,宗支衍庆三百余年。

本朝康熙二十八年,登房嗣孙若黙、星房嗣孙庠生天眷二公,业将三房之谱纂辑成牒,其考据源流原本于旧牒,掇拾残编,虽云博综,尚有待于参稽,又况岁复一岁,人丁益繁,居址星散,谊实亲如鲁卫,情或视同秦越,若不纪明世系,何由连络宗亲。

余久有志商合族人续修不果,嘉庆岁在丁巳,新天子御其之二年,治化翔洽,百度维新,族人感发兴起,翕然同心,各房议立房长,编修急公尽力,编集丁稿,集齐丁费,咸嘱余承纂。

余念自弱冠以来,忝在庠序,迄今功名事业两无所就,遏佚前人光抱愧良多,而于此事不竭心力,是得罪祖宗滋甚,但憾孤陋寡闻,兼以衰迈昏眊,昔韩昌黎云:予年未踰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摇动,况予之质薄年衰抑又甚焉,其何堪胜任,然而勉强从诸君子后效刍尧之一得,亦不敢惮烦也,爰是率男纲七寝食局中,寒暑未离一息,取旧牒,所以纪之丁复订而联以图式,旧牒所未纪之丁新增而为之汇纂,其本末源流之故有情事之可推者,固不嫌称为序正,其搜考而莫得者亦不敢自我作古,惟求当于实据,庶不滋乎疑议。

故其纪世系也,止循别子继别之义,断自从八郎公始,直以从八郎为第一世,据实也。其前之十祖则自太祖鼎公以下,作吴楚世系总图,示不忘本也。

幸诸君子同深孝思,共勷厥成,直顶平列,图试详明,派别支分,脉络连贯,虽一祖而万孙,实分形而含气。敢曰:踵事增华,得免冒附之诮足矣。以天之道,祖宗之灵,自时厥后,人文越起,数十年复行续修,后之人其或有哂予之谫劣者乎?是则予之所深耻,抑亦予之所深喜也。

登公派下嗣孙邵阳县庠生体时合序甫敬撰

男纲七周年甫述录 

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1894年)孟春月榖旦

星公派下嗣孙 校正重镌

点赞(126)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