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兰陵记载于《南史·齐本纪上》上: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其先本居东海兰陵县中都乡中都里,晋元康元年,惠帝分东海郡为兰陵,故复为兰陵郡人。中朝丧乱,皇高祖淮阴令整,字公齐,过江居晋陵(今常州市)武进县之东城里,寓居江左者,皆侨置本土,加以‘南’名,更为南兰陵人也。”

南兰陵郡,刘宋时改兰陵郡置。兰陵郡为东晋初年侨郡,治所在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万绥镇)。

晋朝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中原大地经历惨烈血腥的反复厮杀,大批士族衣冠南渡,在江南设置的侨郡。在今日常州市武进区丹阳附近,今日常州市别名中即有兰陵一说。兰陵萧氏遗迹较多,有万绥戏楼,访仙桥萧氏宗祠,丹阳陵口胡桥一带南朝石刻。

江南出现“兰陵”一名始于晋元帝渡江后。当时,东晋元帝以“江乘县”(范围约在今南京市栖霞区和句容市北部)侨置“南兰陵”等郡。

南齐时,南兰陵郡被裁并,“兰陵县”、“承县”与江乘县、临沂县、南谯州同属南琅邪郡,郡治白下城(在今南京市)。南梁天监元年(502年)夏四月,“复南兰陵(于)武进县”,“改南东海为兰陵郡”。南陈改南兰陵郡为东海郡。隋灭陈后,废东海郡及兰陵县。

李白诗“兰陵美酒郁金香”。南北兰陵都有封缸酒的遗俗。

一、建置沿革

‌东晋侨置‌(318年)

晋元帝大兴元年侨置兰陵郡于江乘县(今南京栖霞区),辖兰陵县、承县等五县

郡治初设于兰陵县(今常州武进区万绥镇),为无实土侨郡

‌刘宋改制‌(420年)

宋武帝永初元年改兰陵郡为南兰陵郡,仍治万绥

大明八年(464年)郡辖1593户、10634口

‌南朝变迁‌

南齐时并入南琅邪郡,郡治迁白下城(今南京)

梁天监元年(502年)复置,改武进县为兰陵县

陈朝改称东海郡,隋灭陈后废郡县16

二、地理人文

‌遗址分布‌:现存万绥戏楼、萧氏宗祠及丹阳南朝石刻群

‌文化传承‌:李白诗"兰陵美酒"反映南北封缸酒遗俗

‌历史地位‌:孕育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等帝王

点赞(12)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