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志

古者,建学立师所以育养人材,图维治理,有国者之首务也。邑之学校,肇自宋熙宁始,迨我国朝,教化聿新,人文益著,有儒学以为藏修游息之地,有社学以为养正端蒙之所。况濂溪遗泽渐被,既深士习,翕然一归于正,续芳绍美,代亦有人,嗣是科第辈出,称为文献之邦,夫固梅庠之盛也。虽然,倡率化导之机由于上,策励琢磨之功系于己,风教者,尚知作人之方,士亦盍思自树,以求无负明时之化也哉!

儒学

新化县儒学

在县治东。宋熙宁五年,章惇开梅山,建学于邑城之西南隅。元至正,毁于兵燹。国朝甲辰年,参知政事贺兴隆复旧,邑乡耆田廷税于治西濂溪书院故址立舍训蒙。洪武三年,开设学校,知县张原善因其地始创建焉。景泰改元,复毁。景泰五年甲戌,仍徙建于城西南隅旧址。成化七年辛卯,知府谢省视学僻陋,乃请诸巡抚都御史吴琛,以县东城隍庙基地更易迁建,即今所也。庙学一时鼎建,规模弘廓,侍讲杨守臣为记。成化庚子,知府杜俨、同知刘锜重修,始造铜锡祭器。成化二十三年,知县雷冲复加广拓,迁儒学门于右。嘉靖间,知县梁建辰、利宾、佘杰相继修理,制度咸备。

旧学基地,西南抵城垣,东抵刘寅园,北抵张旺园,上有赡学田碑记。今学基地,南抵大街,北抵城垣,东中抵居民李茂地,东南抵谢磷地,西抵县墙,西南抵李政北①,南北长八十二丈,东到中阔三十三丈五尺,临街东西阔一十三丈九尺。内东一段,南抵谢磷、张宗界,北抵城,长三十三丈,周缭以垣。

先师庙三间                       东西庑各五间

戟门五间                         棂星门三间

明伦堂三间                       卧碑、题名碑各一座

堂东为进德斋                     堂西为修业斋

东号舍七间                       西号舍七间

育材门居左                       拔秀门居右

教谕衙一,堂之后  教谕舒文明新建。

训导衙二,门之东  今圮坏。

敬一亭  在明伦堂东。嘉靖五年,奉圣谕颁示《敬一箴》并释《范氏心箴》、《程子四箴》,勒碑七通,立亭以覆之,重丝纶也。

启圣祠  在学东北。嘉靖十三年,知县利宾奉制创建,专祀孔子父叔梁纥,配以颜、曾、思、孟之父,以程珦、朱崧、蔡元定从祀焉。

名宦乡贤祠  在戟门左。嘉靖二十二年,主簿周经捐赀买民房新建,坚致高敞,足以妥先哲之灵也。

射  圃  旧在县西南隅旧学右,观德亭立于圃之北,南向圃地,西南抵城墙,北抵大街,东抵旧学,东北张旺、胡继斌界。嘉靖间,知县罗柏立观德亭三间,于今学后,东北城隅空地百有余步。

祭器

香案一                             烛台五

铜香炉、花瓶各二                   铁香炉八

祝板一                             帛厢九

牲匣八                             牲桌八

铜爵一百四十二                     锡酒樽三

铜簠簋四十                         锡簠簋六十六

竹笾一百五十一                     木豆一百九十二

红黄幔帐五                         方长盘一百四十九

木楪三百  生员阳祥鹏损资器。       木烛台一百四十九

书籍

四书五经大全                       性理通鉴

纲目史略                           新四书大全集注

性理补注大全                       射礼集要

孝顺事实                           为善阴隲

大礼书大狱书                       五伦书荀子书

皇明学政                           胡巡抚议政录

明伦大典                           宝庆府志

湖广通志                           救荒条约

生员

廪膳生员二十名  每名每月廪米一石,实支。

增广生员二十名

附学生员无定数

学田

赡学田四处  一处青丰冲井口,一处门首,一处枣树下,一处伍家冲,共二十二亩五分。至顺元年,邑民王庆叔妻得价出卖本学管业,府学教授方大年记之。永乐以下,居民占种。成化七年六月,知府谢省清复,佃田人谢良政、良兴原种青丰冲井、枣树下二处,该种二石七斗,该纳租谷一十三石五斗;萧荣原种门首,该种肆斗,该纳租谷二石;邬文仲、伍斌原种伍家冲田,该种三斗,纳租谷一石五斗,彼因天旱告收折价,年丰从宜纳谷。嘉靖八年,知县梁建辰复查出彼谢景潮,告赴提学许宗鲁,批行同知刘钦,仍为民所有。今志之,存旧迹也。

田契

新化县东关住人王阿周有夫王庆叔在日,借欠债主钞绽,无处得还,今将原日用钞置到青丰一都罗应原户内田四处,该苗二十二亩五分整,告给公,据情愿请托牙证出卖与本县儒学为主,永远公用,当日对众议定,时值中统钞六十定②正,回家陪还财主旧欠钞绽。当日立契,两相交足,不少分厘,所卖各处苗田开具界至图段、丘角数目于后。

一处,青丰冲井口。大禾田一图,大小五十三丘,东西抵水井,南抵本家土,北抵人行路。

一处,门首。苗田十三丘,水塘一口,东抵井水,南抵人行路,西抵水塘,北抵伍家塘。

一处,枣树下。田一图,大小五十四丘,内除寿祖田三丘,东抵江水心直下段二门首本家田为界,南抵上土坎,西抵刘贵贤土,北抵刘贵贤田。

一处,门首伍家冲。田一图,大小一十二丘,东抵人行路,南抵人行路,西抵峦峰山,北抵刘贵贤土坎。以上条界分明,所卖其田与上下房亲及外人并无干预,亦无重行典卖罩占官民田土,如有不明,阿周自行支当,不干出钞得业人之事,言定后,不许一人番悔,如悔者,与先悔人名下契内钞,定断投入官公用,今恐无凭,立此文契为照用者。

至顺元年七月  日,卖田人:王阿周:同卖人:王思孙、叔王祖寿、男王辰孙;行帐牙人:袁富才;证人:鲁受先、耆老李云卿、李学佃头。

书院

濂溪书院  在县治西大街北。宋驾部员外郎、通判永州军事周惇顺权发遣邵州军事,先生下车首元学校,而新化为邵州属邑,乃立书院以训诲子弟,元废。国朝洪武元年,乡儒田廷税因书院旧址立草舍教书。三年,知县张原善就此建学。景泰五年,迁学于城之西南隅。其旧址今为布政分司,而余风流泽,尚能使人感慕兴起而不忘焉者,夫固濂溪先生之所遗也。

社学

东门内社学  在城内大街北。基地南北长九丈,东西阔六丈。今废。

西门内社学  在布政司右。基地南北长一十一丈,东西阔三丈八尺。

 

①北,疑系“地”字之误。

②定,系“绽”字之误。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