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现了中华姓氏中“萧”与“肖”的混用和错用,形 势非常严重,这不仅破坏了中华汉字文化的优良传统,也严重影响了我萧氏家族的历史传 承,甚至要危及萧姓的存在。《左传》载:“殷民六族,一为萧氏”,数千年来,萧姓人才 辈出,历史辉煌,为中华名门望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位约第三十,萧姓应有近千万人 口。但是,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北京、上海、辽宁、陕西、四川、广东和福建等七个 省市计算机抽样统计的十七万多本姓居民中,以萧为姓的人口只有72人,姓氏排行落到 第198位,“萧姓”几乎被“肖姓”完全取代。台湾及海外萧姓华人回大陆寻根问祖,找 不到萧姓族人,长此下去,经三、五代,或十代、八代,中华大地上,萧姓将不复存在。这 无异于灭族。
“萧”、“肖”两字,源不同,意不同,音不同。“萧”读音声调是阴平,为xiao(同 音字为消),为一种植物名,引意为萧索,用作姓。“肖”声调是去声,读音为xiao (同音字为笑),意为相似,如“某某某肖像”、“惟妙惟肖”等。“萧”、“肖”之 间,没有繁简关系,“萧”的繁体为“蕭”,“肖”字本身只有一体,没有繁体也无 简体,更不是“萧”的简体。
“萧”用作国人之姓,已数千年,也有用于地名,如“萧县”、“萧坊村”、“萧 家桥”等。萧何、萧望之、萧道成、萧衍、萧定基、萧太后、萧三、萧万长、萧华、萧 克、萧劲光等都是古今名人姓氏。后三位解放军将领,曾错用“肖”为姓,现均已改回。
“肖”用作姓,古已有之,但数量极少,春秋末有人用肖代赵(繁体赵字上有肖), 但未下传。古籍记载,汉有肖安国、明有肖靖、元有肖乃台,1950年台湾人口普查,有 两户姓肖,中国少数民族中,也有以肖为姓者。此外,历史上,“肖”曾被用作贬姓。南 北朝时期,齐武帝萧赜四子萧子响胡作非为,抗旨不尊,擅杀朝廷命官。武帝下旨缢死子 响,绝其属籍,令其子孙易为“蛸”姓,至唐代,其子孙羞愧,私改为”肖”。这些肖姓是有 别于“萧”姓的旁姓人口,因人口极少,在中国历来流传的百家姓和千家姓中,没有排 名。
“萧”、“肖”之所以大量混用错用,主要原因有:
1.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出现了极左思潮,在所谓“破旧立新”的政策 影响下,汉字简化出现了混乱,按1956年“汉字改革方案”制定的第一批汉字简化方 案中,繁体“蕭”被简化为萧,这个简化是合理的。在文革唯恐天下不乱的动乱中,国 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1977年12月20日又公布了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毫无道理 地将“萧”再简化为“肖”。同样被乱改的姓字,如戴改代、傅改付等。在当时全国扭 曲的政治气氛下,这一错误的改字方案,人民日报和教育部带头执行,迅速推至全国, 几乎所有使用和记录个人姓名的政府机关、学校、档案部门,以及家庭和个人,一夜 之间,自上我而下,“萧姓”全改“肖姓”。
2.部分萧姓家庭和个人,或受社会影响,或受文化程度限制,或盲目无知、或偷懒牵就等, 随大流地用“肖”代“萧”,习而惯之,将错就错。
3,国内部分出版部门推波助澜, 如《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字典》曾说:萧不作 姓,肖为姓,后虽不再坚持“萧”简化为“肖”, 但其2003年版又改作: “萧俗作 肖” ,将我萧族分为萧贵(台湾和海外萧姓族人)和肖俗(大陆萧姓族人)两类, 甚 支两支。
1977年第二批汉字简化方案出台后,引起全国学术界许多有良知的学者反对,老百 姓间,包括一些萧姓族人也有不同意见。1978年7月12日邓小平对二次简化方案作出 指示: “这一简化汉字不够慎重,一个专家给我写信,对这一简化汉字很有意见。社会 反映强烈。我把信转给你们了。文字改革是科学, 要搞得很准,太轻率不行。”
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和纠正社会用 字混乱现象的指示” 的通知。1998年和2004年国家语委组织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字 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载明:“萧”不能简化为“肖”。
尽管汉字简化中的错误,被中央主管部门通令纠正,但全国范围内萧肖混用和错用 现象并未得扭转,公安部门给居民制作身份证时,未按中央政策主动修正汉字简化方案 致“萧错误简化为肖”的政府错误, 仍大量用“肖”代“萧”,或拒绝更正。执政者犯 错,要执政者改错,历来很难, 但经近些年努力, 中华萧姓“纠肖复萧”取得一定成 果。一是公安部门不再拒绝“复萧”,个人申请, 可以接受。福建、四川等地已有多 支萧族完成了全族、全村、全户改回萧姓,个人复萧者更多。
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在《白虎通·姓名》中曰:“人 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通鉴外记》说;“姓者, 统其祖考之所出。”孔子说:“名不正言不顺。”中国老百姓说:“生不改名,死不改 姓。”我支庆一公萧姓后人,同样受百年来萧肖混用和错用的牵连,目前家族成员仍大 量使用“肖”为姓。五修谱筹委会成员及参与修谱的族人一致认为,用“肖”代“萧” 是错误的, 这是社会风气和政治专权造成的历史性错误,族人无责,但建议族人能复尽 复,以家庭或个人自愿为原则。“复萧”必须经公安户籍主管部门办理。
为维护萧姓数千年渊源,保护萧姓的纯洁与尊严,我们(五修谱族人),相信我支 后代永不会接受“以肖代萧”,希望族人或家户已用“肖”者,争取及早或逐代更改过 来。
我支族谱一修(清乾隆期)、二修(清道光期)、三修(清光绪期)、四修(民国7 年)未出现萧肖混用,谱卷中全为萧姓。五修谱(1998—2000年修撰)亦不准肖姓入谱。 凡要求入谱者,在谱卷上必须使用“萧”姓,不同意者,可以离族。考虑到社会现实, 在谱外,族人可以自己决定。
本文转至兰陵堂长沙萧氏五修族谱
©该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文链接:https://www.lanlingxiaoshi.com/cms/jiazuzixun/9E5BlMZQqNA6.html
转载请注明上述链接: 兰陵萧氏 » “萧肖混用”问题与“纠肖复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