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考吉之诸萧,酂皆侯之子孙也。岑之后有仕于潭之长沙,因家焉,盖族亦大矣。唐末五代,湖南因马楚之乱,有十四尚书文元,兄弟五人,同筮所止,得《易》之坎,乃露香祝天曰:“欲避此乱,莫若避地。”筮之,云“遇水则止”。于是徙之吉,同止泸源家焉。年馀,兄弟散徙他所。而十四尚书复徙于大塘下,结庐塘滨,筑亭于塘上,而匾曰“星潭亭”,示不忘潭之星沙祖派也。
尚书二子,叔济、叔澄。叔济子讳球名晟,实吾祖侍郎公之婿。生子二,长曰霁,字月卿,仕吴为武宁令。次曰霖,字处仁,官至朝议大夫,守吉州,因家永新焉。叔澄四子,傑曰(杰),曰保,曰仪,曰仁,散之吉之属邑。有滨水而居者,如江、如溪、如源、如陂,子孙昌盛。视今犹昔,皆叶于筮坎之卜也。
今观倚富之谱,尤贞于卜者。始于处仁。子俨,字茂辉,为南唐御史大夫。诏归,治兵庐陵官下,侨居螺陂。徙泷江之富源。未几,复徙倚富,是为倚富之初祖也。俨五子,元羽、元谔、元觉、元济、元静。元羽为蕲州推官,元谔为都衙指挥使。其子孙风承响接,殆未艾也。
霁之子文焕,字晦叔,封大理评事,有子五人。其第二子封工部员外郎,名良辅,生三子。长曰定基,次曰世基,三曰化基。定基仁宗朝为真御史,世家螺陂,子孙尤盛。
余历观诸族之谱,各详其本派之祖而止,其本祖而上,皆阙而不书。盖因世远源长久,则忘之矣。独倚富一派,自广陵而兰陵,自兰陵而金陵,自金陵而庐陵,其移徙世系,益远益明。盖征于丞相益国周公所书《源流记》,备且详矣。自俨而下,享富贵者,代不乏人,是皆祖宗积善之报。故史官所赞萧氏之盛事,他族莫得比焉。
嘉泰辛酉(公元1201年)九月十二
诚斋野客杨万里书
©该文章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兰陵萧氏 » 江西吉水倚富萧氏族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