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高万丈,落叶归根,茫茫环宇报本溯源。吾山角萧氏子孙兴旺,人才辈出,为弘扬先祖功德,缅怀先祖恩泽,山角萧氏裔孙迫切要求修造族谱,以利于联系海内外族亲的友谊往来,促进全面发展。
彦颺公原居福建珠玑巷,生五子,即仁、义、礼、智、信。因福建稠民需要迁耕异乡,当时我祖就按三丁抽一口,五丁抽一双之例,仁公、义公从命携带年幼难舍之弟——信公[饭萝叔]迁至广东化州平定山角定居,后来立彦颺公为始祖,兄弟三人就分管山岭。即大房仁公分管古峻等垌,二房义公分管长蛇等垌,三房信公分管马王等垌。遂后裔发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省。但由于岁月流逝,环境变迁,社会的发展,族谱失散,分支脱宗,世系模糊,为了找到失散宗亲,错漏得到修正和填充。于是族委研究,召开修造族谱的族代表会议,经过讨论后,代表一致赞成。因此,就成立修造族谱的机构,发动族亲捐资、集款,并派出人员分头取证。曾到大房的族亲所居住的坑角、排子、墩下、古城垌、温泉大埚口、民乐石坪、永平沙垌、钦州小董、宜山、博白鸦山、广州、台湾、冷潭、贵港等:二房族亲所居住的山角坳、良村、陆结园山、博白、江宁、白鹤地、旱塘、北流石埚、陆川平乐六度、南宁、台湾、九隆、海南等:三房族亲所居住的低坡、竹头背、柑子园、马兰山、旺门坑、符竹山、玉林贵柏塘、贵州遵义,德江县城、都匀觅冲、翁安县城、廉江、云南、清耳园山、博白三育、茅垌翰堂笑面垌、车田等地方深入调查了解,使到各房系模糊旧谱得到更正和弥补、脱宗失散的宗亲取得了联系和确认,原己失散损缺的旧谱也获得重修成册。
但遗憾的是:有大房仁公的子孙原在罗群埚居住的,二房义公的子孙原在毛牯冲[禄牯冲]、龙窖塘、牛眠埚、大王山柑木园、坑角居住的:三房信公的子孙原在旺门坑、白流塘[即廖白塘]——萧登龙故居、山背居住的,后来不知何时迁至何地,现在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得知他们的下落,望族亲们以后都关心关心吧!
国家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吾族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仁公、义公、信公三大支系在各地的人才辈出,留学生、重点本科、大中专生、工程师、高级教师、医师、各级官员等,人文鼎盛、再铸辉煌。
吾族修造族谱,历时三年之久,参加修谱人员出谋献策,出钱出力,任劳任怨,展开工作,进入千家万户,反复调查验证,在资料整理过程中,集思广益,一丝不苟,得到各位族亲的鼎力支持,不遗余力,慷慨解囊。终于把我们山角萧氏的族谱修造成册。但鉴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因此,深寄期望,愿后贤者继续考证,拾遗补漏充实完善是也。敬谢!
山角萧氏修造族谱筹委会公元二00三年十一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