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

史记 七十列传·游侠列传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太史公曰:昔者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夷吾桎梏,百里饭牛,仲尼畏匡,菜色陈、蔡。此皆学士所谓有道仁人也,犹然遭此菑,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史记 七十列传·佞幸列传

  昔以色幸者多矣。至汉兴,高祖至暴抗也,然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鵕璘,贝带,傅脂粉,化闳、籍之属也。两人徙家安陵。

史记 七十列传·滑稽列传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於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语在田完

史记 七十列传·龟策列传

  蛮夷氐羌虽无君臣之序,亦有决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国不同俗。然皆可以战伐攻击,推兵求胜,各信其神,以知来事。

史记 七十列传·货殖列传

  太史公曰: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埶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史记 七十列传·太史公自序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後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阬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於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卬为武安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卬於殷。汉之伐楚,卬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无

重修新化县志序

窃惟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而其法莫备于成。周有外史,掌四方之志,有小史,掌邦国之志。自后班固作《汉志》,陈寿纪三国事,亦以“志”名,志其与史通者乎?昔朱元晦守南康,下车有郡志之问,识者以为知所先务,侯之志,殆旷世而相感者。

纂修新化县志凡例

乡贤,必行谊素高于乡评,德修懋著夫实迹,乃特书焉。其余分行列书,如以科贡显者书,以忠孝名者书,以节义见者书,武胄、隐逸、流寓关于兹土者,悉以例得书也。

新化县志卷之一

天文之说尚矣。《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则而象之。又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自古有国家者,未有不致谨于斯焉,是故重黎之司、羲和之命、保章之职所以显天戒、明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