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书写姓氏“萧”时,很多人误用“肖”。有的人本来自己姓的是草头加肃字的萧,但在与他人交谈、介绍姓氏时,说自己姓小月肖。为了让族人警醒,特将“萧”与“肖”作如下粗浅辩析:

(一)文字不能随便代替使用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信息的一种符号。它扩大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能。对人类的文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价的促进作用。

我国记录语言的文字,主要以汉字为主,它的出现,距今约有六千多年。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今天所了解、认为最古老、可认识的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使用的甲骨文。稍后是金文。现在所使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它的使用,对我国的悠久历史、远古文明的记载、传播有极其伟大的意义和贡献。

汉字在造字原则上是从表形、表意到形声。一个字一个音节,并且极大多数是形声,由于汉字只有402个音节,加上声调,读音也不到两千个。大家所推崇的《康熙字典》虽然搜集了四万多个字。但读音面也很窄。因此,就出现了很多同音字。这些字虽然读音相同,而实际表达的意思确不同。所以,它们不能随便相互替代使用。

(二)误用“肖”代替“萧”的原因

在书写姓氏“萧”时,经常有人误将“肖”写成姓代替“萧”的现象。由于此二字的混淆使用,族中人曾产生过不愉快的事,出现过不应有的矛盾。所以,我萧姓族人应重视此二字的区别。当然,误将“肖”与“萧”混用,不是某个人故意造成的。其原因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导致:

1、为了记录方便或不知此二字的涵义;

2、受简画字思维方式的影响,认为“肖”是“萧”的简画字;

3、受有些不慎重的印刷品的影响和误导。

为此现将两字的音、形、义辨析如下,供族人参考:

[一]读音相同与不同:

“萧”字只读一个音:xiāo(ㄒㄧㄠ);

“肖”字除一个读音与萧相同外,还有一个读音:xiào(ㄒㄧㄠ),与“笑”、“孝”同音。

[二]字形不相同:

“萧”的写法有“蕭”①共21画;“萧”②共19画;

“萧”㈢共16画;“萧”④共11画。

“肖”无繁写和简写,只有一种写法,共7画。

由于《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含混地将“肖”注释为“萧(姓)俗作肖”。于是,普遍认为“肖”就是“萧”的简写。但是,在严肃认真的《辞海》、《辞源》、《中华大词典》等典籍中,并无如此注释。

[三]词意不相同:

根据《辞海》、《辞源》等典籍注释:

萧:①、姓。

②、古国名,春秋时的小国家。始封之君萧叔大兴。 

    在今安徽萧县。

  ③、蒿类植物名,即艾蒿。

  ④、清静、冷落。

肖:①、类似、相似、象。

  ②、与“消”相通。

  ③、衰微。

[四]遣词造句不同:

萧字组成词或短语是“萧洒”、“萧索”、“马鸣风萧萧”等。

肖字组成词或短语是“肖像”、“维妙维肖”、“不肖子孙”等。它们之间的内涵根本不相通,更不能相互代替使用。

[五]作为姓氏来源不同:

根据新编《百家姓》注释:

“萧”:春秋时,宋国萧叔大兴封于萧,后裔以国名“萧”为姓。

“肖”:来历不详。

(三)对我族今后使用姓氏时的建议

根据“萧”与“肖”的五点不同,我族姓氏原是“萧”,建议在书写姓名时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书写祖辈灵牌、牌位、树碑、记传时姓氏应写萧,不要写肖。

2、撰、抄写世系家谱时不能用肖为姓,书写以肖为姓的,不作为我族正本家谱收藏。

3、给自己作证件、印件等身份证时,姓氏要用萧,最好不要用肖。

4、我族中以个人名誉出版刊物、用真名著名时,姓氏要用萧,不要用肖。

5、我族在政界、司法界、科技界以及各行业工作的人员,著名或签字时,姓氏应用萧,不要用肖为好。

6、萧氏家族中不要因为其姓氏书写为“萧”与“肖”而产生矛盾,相互诽谤。

7、鉴于一些印刷品的误导及多年来的书写习惯,造成“萧”与“肖”混用,萧氏族人有权向他人多解释“萧”与“肖”不同、不通、不能混用的责任和义务,否则有辱祖宗,长此下去,肖姓存、萧姓亡。


点赞(15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