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今以節孝著者當其柏舟自矢食蓼茹荼 祇知義所當爲初不存報施之念其後或膺 厚福享遐齡或終身困苦僅能得壽報施各 異或亦有數存焉而其貞風懿行皆足揚休 於形管也我 姨母蕭母李孺人夙嫺七誡 明大義年十八適蕭事老姑備甘旨滌楲牏 以孝謹稱相夫子 肇基公敬戒廑懷雞鳴 致警咸豐丙辰歲 肇基公卒 孺人年二 十七家赤貧長子萬斌方七嵗次子萬文甫 二歲母氏微諷再醮 孺人泣卧不食遂無 復議者茹氷飲葉藉紡績鍼黹以育遺孤折 夏立敎慈不廢嚴惟冀奮志竭力克振箕裘 萬斌生子二長億棠次億習 孺人於同治 庚午請旌登志無如命途多舛斌夫婦及二 子俱亡 孺人因爲萬文娶婦李氏望其占 熊羆以綿宗桃柰光緒壬辰萬文又亡 孺 人肝腸寸裂痛不欲生宗族嘉 孺人之節 憫 孺人之苦爲 孺人長孫億棠撫億樽 次子恆富承祧以 孺人苦志守節百折不 回將來螽斯衍慶奕葉榮昌可預卜也今春 二月 孺人登六秩有五壽戚族躋堂稱祝 華母舅李公承沆顧華曰吾妹壽姑苦節貞 操甥深悉其實茲値設帨之辰曷不以文字 壽之華惶恐謝曰 孺人志行人所難及華 俗筆傳之適足以掩 孺人耳舅父日豈無 他人吾獨以屬甥者謂甥至戚可以質言而 無事節說也又何庸固辭華不獲已聊摭蕪 詞用當岡陵之祝云爾
邑庠生姨甥匡南華拜譔
光緒二十年嵗次甲午孟春月 穀旦
曾孫恒富敬刊

简体

古今以来,那些以节孝著称的人,在坚守节义的初期,他们只知道应该做正确的事情,并不期望得到回报。然而,他们后来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获得了厚福和长寿,有的则终身困苦,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尽管他们的遭遇不同,但他们的贞节和高尚的行为都值得赞扬。 我的姨母萧母李孺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从小就熟悉《七诫》,明白大义。在她18岁时,她嫁给了萧氏家族,孝顺地侍奉婆婆,精心准备美食,洗涤家务,以孝顺和恭敬著称。她相夫教子,敬重丈夫,希望他能够奋发图强、光耀门楣。 然而,命运对李孺人并不公平。在丈夫去世后,她家境贫困,长子万斌只有7岁,次子万文只有2岁。尽管有人劝她再嫁,但她坚决拒绝了,决心独自抚养遗孤。她以冰水为饮,以树叶为食,纺纱织布,做针线活,以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她夏天教子读书,冬天则严格要求他们保持整洁和有礼貌。她希望他们能够奋发图强、光耀门楣。 万斌后来有了两个儿子,长子叫亿棠,次子叫亿习。在同治庚午年,李孺人申请旌表节妇,但她的命运仍然多舛。万斌夫妇和两个儿子相继去世。李孺人为万文娶了妻子李氏,希望他们能够延续家族的香火。然而,在光绪壬辰年,万文也去世了。李孺人痛苦万分,肝肠寸断。 尽管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和困苦,李孺人仍然坚定不移地守节持家。她的事迹感动了整个家族。在她65岁生日时,亲戚朋友都来为她祝寿,赞扬她的节义和苦志。 她的兄长李公承沆对她说:“我的妹妹,你的一生充满了苦节和贞操,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现在是你65岁生日,我希望你能用文字来表达你的心愿。”华感到惶恐,他回答说:“您的妹妹一生志存高远、德行高尚,这是非常难得的。我只是用我的拙笔来记录她的故事,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她的美德。” 最后,华写下这篇文字,表达了他对李孺人的敬意和祝福。他说:“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您能够安享晚年,健康长寿。愿您的子孙繁衍昌盛,光耀门楣。”
邑庠生姨甥匡南华拜撰
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孟春月 谷旦
曾孙恒富敬刊

蕭氏三修族譜 文选堂 [7卷,首1卷],内部P131~132页

点赞(128)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