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

新唐书 列传·卷七十二

  王思礼,高丽人,入居营州。父为朔方军将。思礼习战斗,从王忠嗣至河西, 与哥舒翰同籍麾下。翰为陇右节度使,思礼与中郎将周佖事翰,以功授右卫将军、 关西兵马使。从讨九曲,后期当斩,临刑,翰释之,思礼徐曰:“死固分也,何复 贷为?”诸将壮之。天宝十三载,吐谷浑苏毘王款附,诏翰至磨环川应接,思礼坠 马,蹇甚。翰谓监军李文宜曰:“思礼跛足,尚欲何之?”俄加金城郡太守。

新唐书 列传·卷六十九

  来瑱,邠州永寿人。父曜,奋行间,开元末,持节碛西副大使、四镇节度使, 著名西边,终右领军大将军。瑱略知收,尚名节,崖然有大志。天宝初,从四镇任 剧职,累迁殿中侍御史、伊西北庭行军司马。诏举智谋果决、才堪统众者,拾遗张 镐荐瑱能断大事,有御侮才,擢颍川太守,充招讨使。会母丧免,以孝闻。

新唐书 列传·卷六十八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梁、宋间,宋州刺史张九 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调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 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 守潼关。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天子西 幸,适走间道及帝于河池,因言:“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监军诸 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飗相娱乐,

旧唐书 列传·卷六十六

  越王亻系承天皇帝倓卫王佖彭王仅兗王僴泾王侹郓王荣襄王僙杞王倕召王偲恭懿太子佋定王侗淮阳王僖昭靖太子邈均王遐睦王述丹王逾恩王连韩王迥简王遘益王乃隋王迅荆王选蜀王溯忻王造韶王暹嘉王运端王遇循王遹恭王通原王逵雅王逸

北史 列传·卷五十二

  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也,少以字行。世为三辅著姓。祖直善,魏冯翊、扶风二郡守。父旭,武威郡守。建义初,为大行台右丞,加辅国将军、雍州大中正。永安二年,拜右将军、南豳州刺史。时氐贼数为抄窃,旭随机招抚,并即归附。寻卒官,赠司空、冀州刺史,谥曰文惠。孝宽沈敏和正,涉猎经史。弱冠,属萧宝夤作乱关右,乃诣阙,请为军前驱。朝廷嘉之,即拜统军。随冯翊公长孙承业西征,每战有功。拜国子博士,行华山郡事。属

北史 列传·卷四十四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也。自序:汉初魏无知封高良侯,子均。均子恢。恢子彦。彦子歆,字子胡,幼孤,有志操,博洽经史,位终本郡太守。子悦,字处德,性沉厚,有度量,宣城公赵国李孝伯见而重之,以女妻焉。位济阴太守,以善政称。

北史 列传·卷三十四

  孙绍,字世庆,昌黎人也。少好学,通涉经史。初为校书郎,稍迁给事中,后 为门下录事。好言得失,与常景共修律令。延昌中,绍表曰:

北史 列传·卷三十五

  袁翻,字景翔,陈郡项人也。父宣,为宋青州刺史沈文秀府主簿,随文秀入魏。而大将军刘昶言是其外祖淑近亲,令与其府谘议参军袁济为宗。宣时孤寒,甚相依附。及翻兄弟官显,与济子洸、演遂各陵竞,洸等乃经公府,以相排斥。翻少入东观,为徐纥所荐,李彪引兼著作佐郎,参史事。后拜尚书殿中郎。正始初,诏尚书门下于金墉中书外省考论律令,翻与门下录事常景、孙绍、廷尉监张彪、律博士侯坚固、书侍御史高绰、前将军邢苗、奉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