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
新唐书 列传·卷三十六
郭孝恪,许州阳翟人。少有奇节,不治赀产,父兄以为无赖。隋乱,率少年数 百附李密。密喜,谓曰:“世言汝、颍多奇士,不谬也。”使与李勣守黎阳。密败, 勣遣孝恪送款,封阳翟郡公,拜宋州刺史。诏与勣经略武牢以东,所定州县,委以 选补。
南史 列传·卷三十二
桓玄篡位,父敞先爲尚书,以答事微谬,降爲廷尉卿。及 宋武帝讨桓玄,邵白敞表献忠款,帝大悦,命署寺门曰:“有 犯张廷尉家者,军法论。”事平,以敞爲吴郡太守。及王谧爲 扬州,召邵补主簿。
新唐书 列传·卷三十四
崔义玄,贝州武城人。隋大业乱,往见李密,密不用。河内贼黄君汉为密守柏 崖,义玄见群鼠度河,槊刃有华文,曰:“此王敦亡兆也。”因说君汉以城归,乃 拜君汉怀州刺史、行军总管,以义玄为司马。王世充将高毘寇河内,义玄击走之, 多下屯堡。君汉以所掠子女金帛分之,拒不受。以功封清丘县公。太宗讨世充,数 用其谋。东都平,转隰州都督府长史。贞观初,历左司郎中,兼韩王府长史,与王 友孟神庆志趣不同,而俱以介直任
南史 列传·卷二十四
敬弘少有清尚,起家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性恬静,乐 山水,求爲天门太守。及之郡,妻弟荆州刺史桓玄遣信要令过 己,敬弘至巴陵,谓人曰:“灵宝正当欲见其姊,我不能爲桓 氏赘婿。”乃遣别船送妻往江陵,弥年不迎。山郡无事,恣其 游适,意甚好之。后爲南平太守,去官,居作唐县界。玄辅政 及篡位,屡召不下。宋武帝以爲车骑从事中郎、徐州中从事史、 征西将军道规谘议参军。时府主簿宗协亦有高趣,道规并以事 外相期
南史 列传·卷三十三
泰初爲太学博士,外弟荆州刺史王忱请爲天门太守。忱嗜酒,醉辄累旬,及醒则俨然端肃。泰陈酒既伤生,所宜深诫,其言甚切。忱嗟叹久之,曰:“见规者衆,未有若此者也。”或问忱,范泰何如谢邈,忱曰:“茂度漫。”又问何如殷觊,忱曰:“伯通易。”忱常有意立功,谓泰曰:“今城池既立,军甲亦充,将欲扫除中原,以申宿昔之志。伯通意锐,当令拥戈前驱;以君持重,欲相委留事,何如?”泰曰:“百年逋寇,前贤挫屈者多矣,功名
旧唐书 列传·卷三十四
刘仁轨,汴州尉氏人也。少恭谨好学,遇隋末丧乱,不遑专习,每行坐所在,辄书空地,由是博涉文史。武德初,河南道大使、管国公任瑰将上表论事,仁轨见其起草,因为改定数字。瑰甚异之,遂赤牒补息州参军。稍除陈仓尉。部人有折冲都尉鲁宁者,恃其高班,豪纵无礼,历政莫能禁止。仁轨特加诫喻,期不可再犯,宁又暴横尤甚,竟杖杀之。州司以闻,太宗怒曰:“是何县尉,辄杀吾折冲!”遽追入,与语,奇其刚正,擢授栎阳丞。贞观十
南史 列传·卷三十四
后爲宋武帝豫章公世子中军行参军。及武帝北伐,有宋公 之授,府遣延之庆殊命。行至洛阳,周视故宫室,尽爲禾黍, 凄然咏黍离篇。道中作诗二首,爲谢晦、傅亮所赏。
旧唐书 列传·卷二十八
于志宁,雍州高陵人,周太师燕文公谨之曾孙也。父宣道,隋内史舍人。志宁,大业末为冠氏县长,时山东群盗起,乃弃官归乡里。高祖将入关,率群从于长春宫迎接,高祖以其有名于时,甚加礼遇,授银青光禄大夫。太宗为渭北道行军元帅,召补记室,与殷开山等参赞军谋。及太宗为秦王、天策上将,志宁累授天策府从事中郎,每侍从征伐,兼文学馆学士。贞观三年,累迁中书侍郎。太宗命贵臣内殿宴,怪不见志宁,或奏曰:“敕召三品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