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

隋书 列传·卷三十九

  夫为国之体有四焉: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仁义礼制, 政之本也,法令刑罚,政之末也。无本不立,无末不成。然教化远而刑罚近,可以 助化而不可以专行,可以立威而不可以繁用。《老子》曰:“其政察察,其人缺缺。” 又曰:“法令滋章,盗贼多有。”然则令之烦苛,吏之严酷,不能致理,百代可知。 考览前载,有时而用之矣。昔秦任狱吏,赭衣满道。汉革其风,矫枉过正。禁网疏 阔,遂漏吞舟,大奸巨猾,

隋书 列传·卷二十三

  明克让,字弘道,平原鬲人也。父山宾,梁侍中。克让少好儒雅,善谈论,博 涉书史,所览将万卷。《三礼》礼论,尤所研精,龟策历象,咸得其妙。年十四, 释褐湘东王法曹参军。时舍人硃异在仪贤堂讲《老子》,克让预焉。堂边有修竹, 异令克让咏之。克让揽笔辄成,其卒章曰:“非君多爱赏,谁贵此贞心。”异甚奇 之。仕历司徒祭酒、尚书都官郎中、散骑侍郎,兼国子博士、中书侍郎。梁灭,归 于长安,周明帝引为麟趾殿学士,

隋书 列传·卷三十六

  《易》称:“圣人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又云:“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然而士之立身成名,在乎仁义而已。故仁道不远,则杀身以成仁,义重于生,则捐 生而取义。是以龙逢投躯于夏癸,比干竭节于商辛,申蒯断臂于齐庄,弘演纳肝于 卫懿。爰逮汉之纪信、栾布,晋之向雄、嵇绍,凡在立名之士,莫不庶几焉。至于 临难忘身,见危授命,虽斯文不坠,而行之盖寡,固知士之所重,信在兹乎!非夫 内怀铁石之心,外负凌霜之节,

新唐书 列传·卷十七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少豪荡,不治生赀,与里人辅公祏约刎颈交。公礻石数 盗姑家牧羊以馈伏威,县迹捕急,乃相与亡命为盗,时年十六。伏威狡谲多算,每 剽劫,众用其策皆效。尝营护诸盗,出为导,入为殿,故其党爱服,共推为主。

隋书 列传·卷四十八

  汉氏初开西域,有三十六国,其后分立五十五王,置校尉、都护以抚纳之。王 莽篡位,西域遂绝。至于后汉,班超所通者五十余国,西至西海,东西四万里,皆 来朝贡,复置都护、校尉以相统摄。其后或绝或通,汉朝以为劳弊中国,其官时废 时置。暨魏、晋之后,互相吞灭,不可详焉。炀帝时,遣侍御史韦节、司隶从事杜 行满使于西蕃诸国。至罽宾,得码杯,王舍城,得佛经,史国得十舞女、师子皮、 火鼠毛而还。帝复令闻喜公裴矩

隋书 列传·卷三十五

  杨玄感,司徒素之子也。体貌雄伟,美须髯。少时晚成,人多谓之痴,其父每 谓所亲曰:“此兒不痴也。”及长,好读书,便骑射。以父军功,位至柱国,与其 父俱为第二品,朝会则齐列。其后高祖命玄感降一等,玄感拜谢曰:“不意陛下宠 臣之甚,许以公廷获展私敬。”初拜郢州刺史,到官,潜布耳目,察长吏能不。其 有善政及脏污者,纤介必知之,往往发其事,莫敢欺隐。吏民敬服,皆称其能。后 转宋州刺史,父忧去职。岁余,起

新唐书 列传·卷六

  高宗八子:后宫刘生忠,郑生孝,杨生上金,萧淑妃生素节,武后生弘、贤、 中宗皇帝、睿宗皇帝。

南齐书 卷五十三 列传 第三十四 良政

傅琰 虞愿 刘怀慰 裴昭明 沈宪 李圭 孔琇之太祖承宋氏奢纵,风移百城,辅立幼主,思振民瘼。为政未期,擢山阴令傅琰 为益州刺史。乃捐华反朴,恭己南面,导民以躬,意存勿扰。以山阴大邑,狱讼繁 滋,建元三年别置狱丞,与建康为比。永明继运,垂心治术。杖威善断,犹多漏网, 长吏犯法,封刃行诛。

新唐书 列传·卷十五

  刘弘基,雍州池阳人。少以廕补隋右勋侍。大业末,从征辽,赀乏,行及汾阴, 度后期且诛,遂与其属椎牛犯法,讽吏捕系。岁余,以赎论,因亡命,盗马自给。 至太原,阴事高祖。又察太宗资度非常,益自托。由是蒙亲礼,出入连骑,间至卧 内。兵将举,弘基募士,得二千人。王威等鲠大事,弘基与长孙顺德伏閤后,麾左 右执之。从攻下西河,宋老生败,弃马投堑,弘基斩其首,拜右光禄大夫。师至蒲, 引兵先济河,下冯翊。为渭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