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

隋书 列传·卷二十五

  崔仲方,字不齐,博陵安平人也。祖孝芬,魏荆州刺史。父宣猷,周小司徒。 仲方少好读书,有文武才干。年十五,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同就学。时高祖 亦在其中,由是与高祖少相款密。后以明经为晋公宇文护参军事,寻转记室,迁司 玉大夫,与斛斯徵、柳敏等同修礼律。后以军功,授平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赐 爵石城县男,邑三百户。时武帝阴有灭齐之志,仲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后与少 内史赵芬删定格式。寻从帝攻晋州

旧唐书 列传·卷九

  任瑰 丘和 子行恭 行恭子神勣 许绍 孙力士 力士子钦寂 钦明 绍次子智仁 少子圉师

新唐书 表·卷十五

  敬氏出自妫姓。陈厉公子完适齐,谥曰葆仲,子孙以谥为氏。敬仲之后至秦有 敬丕,丕生教,为河东太守,子孙因官家焉。裔孙韶,汉末为扬州刺史,生昌,封 猗氏侯。昌生归。

南齐书 卷四十七 列传 第二十八 王融 谢朓

王融,字元长,琅邪临沂人也。祖僧达,中书令,曾高并台辅。僧达答宋孝 武云:“亡父亡祖,司徒司空。”父道琰,庐陵内史。母临川太守谢惠宣女,惇敏 妇人也。教融书学。融少而神明警惠,博涉有文才。举秀才。晋安王南中郎板行参 军,坐公事免。竟陵王司徒板法曹行参军,迁太子舍人。

南齐书 卷四十五 列传 第二十六 宗室

衡阳元王道度 始安贞王道生 子遥光 遥欣 遥昌 安陆昭王缅  衡阳元王道度,太祖长兄也。与太祖俱受学雷次宗。宣帝问二儿学业,次宗答 曰:“其兄外朗,其弟内润,皆良璞也。”随宣帝征伐,仕至安定太守,卒于宋世。 建元二年,追加封谥。无子,太祖以第十一子钧继道度后。

隋书 列传·卷五

  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不仕州郡。性刚果,喜正人之是非。 好读兵书,颇涉经史。周世以军功拜仪同三司。武帝将有事东夏,闻其勇决,自扶 风郡守除九曲镇将,进位上开府,封建威县公,齐人甚惮焉。寻迁熊州刺史。后从 武帝拔晋州,进位柱国,除使持节、晋绛二州诸军事、晋州刺史。及帝还后,齐后 主亲总六军而围之。独守孤城,外无声援,众皆震惧,士彦慷慨自若。贼尽锐攻之, 楼堞皆尽,城雉所存,寻仞而

新唐书 列传·卷九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曾祖弼,魏司徒,赐姓徒何氏, 入周为太师、魏国公。祖曜,邢国公。父宽,隋上柱国、蒲山郡公。遂家长安。

隋书 列传·卷三十

  周罗,字公布,九江寻阳人也。父法暠,仕梁冠军将军、始兴太守、通直散 骑常侍、南康内史,临蒸县侯。罗年十五,善骑射,好鹰狗,任侠放荡,收聚亡 命,阴习兵书。从祖景彦诫之曰:“吾世恭谨,汝独放纵,难以保家。若不丧身, 必将灭吾族。”罗终不改。陈宣帝时,以军功授开远将军、句容令。后从大都督 吴明彻与齐师战于江阳,为流矢中其左目。齐师围明彻于宿预也,诸军相顾,莫有 斗心。罗跃马突进,莫不披靡。

新唐书 列传·卷十一

  薛举,兰州金城人。容貌魁岸,武敢善射。殖产巨万,好结纳边豪,为长雄。 隋大业末,任金城府校尉。会岁凶,陇西盗起,金城令郝瑗将讨贼,募兵数千,檄 举将。始授甲,大会置酒,举与子仁杲及其党劫瑗于坐,矫称捕反者,即起兵,囚 郡县官,发粟以赈贫乏,自号西秦霸王,建元秦兴,以仁杲为齐公,少子仁越为晋 公。它贼宗罗睺帅众下之,以为义兴公。更招附余盗,剽马牧。兵锋锐甚,所徇皆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