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

旧五代史 后唐·列传四

  李罕之袭我潞州也,嗣昭率师攻潞州,与汴将丁会战于含口,俘获三千,执其 将蔡延恭;代李君庆为蕃汉马步行营都将,进攻潞州,遣李存质、李嗣本以兵扼天 井关。汴将泽州刺史刘屺弃城而遁,乃以李存璋为刺史。梁祖闻嗣昭之师大至,召 葛从周谓曰:“并人若在高平,当围而取之,先须野战,勿以潞州为敌。”及闻嗣 昭军韩店,梁祖曰:“进通扼八议路,此贼决与我斗,公等临事制机,勿落奸便。” 贺德伦闭壁不出,嗣昭日以铁骑

旧五代史 后唐·列传七

  文德初,李罕之既失河阳,来归于武皇,且求援焉,乃以君立充南面招讨使, 李存孝副之,帅师二万,助罕之攻取河阳。三月,与汴将丁会、牛存节战于沇河。 临阵之次,骑将安休休叛入汴军,君立引退。八月,授汾州刺史。大顺元年,潞州 小校安居受反,武皇遣君立讨平之,授检校左仆射、昭义节度使。自武皇之师连岁 略地于邢、洺,攻孟方立,君立常率泽潞之师以为掎角。

旧五代史 后唐·末帝纪中

  二月庚午,定州节度使王从温移镇兗州;振武军节度使杨檀移镇定州,兼北面 行营马步都虞候。甲戌,以定州节度使李周为京兆尹,充西京留守;以枢密使、天 雄军节度使范延光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充汴州节度使;皇子镇州节度使兼河南 尹、判六军诸卫事、左右街坊使重美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天雄军节度使,余 如故。辛巳,以右谏议大夫卢损为御史中丞,以御史中丞张鹏为刑部侍郎。壬午, 宁远军节度使马存加兼侍中,镇南

旧五代史 后唐·列传六

  镕即景崇之子也,年十岁,三军推袭父位。大顺中,武皇将李存孝既平邢、洺, 因献谋于武皇,欲兼并镇、定,乃连年出师以扰镇之属邑。镕苦之,遣使求救于幽 州。《旧唐书》云:时天子蒙尘,九州鼎沸,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虎视山东,方谋吞 据。镕以重赂结纳,请以修和好。晋军讨孟方立于邢州,镕常奉以刍粮。及方立平, 晋将李存孝侵镕于南部,镕求援于幽州。自是燕帅李匡威频岁出军,以为镕援。时 匡威兵势方盛,以镕冲弱,将

旧五代史 后唐·列传五

  乾宁三年,兗、郓乞师于武皇,武皇遣存信营于莘县,与硃瑄合势以抗梁人。 梁祖患之,遣使谍罗宏信曰:“河东志在吞食河朔,回军之日,贵道堪忧。”而存 信戢兵无法,稍侵魏之刍牧,宏信怒,翻然结于梁祖,乃出兵三万以攻存信。存信 敛众而退,为魏人所薄,委弃辎重,退保洺州,军士丧失者十二三。武皇怒,大出 师攻魏博,屠陷诸邑。五月,存信军于洹水,汴将葛从周、氏叔琮来援魏人,存信 与铁林都将落落遇汴人于洹水南,

旧五代史 后唐·列传三

  邕王存美,武皇子,庄宗第三弟,同光三年封。庄宗败,不知所终。《通鉴》 云:存美以病风偏枯得免,居于晋阳。

旧五代史 后唐·列传一

  武皇薨,庄宗嗣晋王位,时李克宁、李存颢谋变,人情危惧。太后召监军张承 业,指庄宗谓之曰;“先人把臂授公此兒,如闻外谋,欲孤付托,公等但置予母子 有地,毋令乞食于沛,幸矣。”承业因诛存颢、克宁,以清内难。庄宗善音律,喜 伶人谑浪,太后常提耳诲之。天祐七年,镇、定求援,庄宗促命治兵,太后曰: “予齿渐衰,兒但不坠先人之业为幸矣,何事栉风沐雨,离我晨昏!”庄宗曰: “禀先王遗旨,须灭仇雠。山东之事,

旧五代史 后唐·末帝纪下

  二月戊辰,吐浑宁朔两府留后李可久加检校司徒。可久本姓白氏,前朝赐姓。 庚午,监修国史姚顗,史官张昭远、李祥、吴承范等修撰《明宗实录》三十卷上之。 《五代会要》:同修撰官中书舍人张昭远、李祥,直馆左拾遗吴承范,右拾遗杨昭 俭等各颁赉有差。以大理卿窦维为光禄卿,以前许州节度判官张登为大理卿。丁丑, 以太常卿李铃为兵部尚书,以兵部尚书梁文矩为太常卿。庚辰,以前鄜州节度使皇 甫立为潞州节度使。辛巳,以

旧五代史 后唐·明宗纪五

  己未,中书门下奏,国子祭酒,望令宰相兼判。乃诏崔协判之。《五代会要》 载原奏云:祭酒之资,历朝所贵,爰从近代,不重此官。况属圣朝,方勤庶政,须 宏雅道,以振时风。望令宰臣一员,兼判国子祭酒。辛酉,以前潞州节度使毛璋为 右金吾上将军,以左骁卫上将军华温琪为右金吾大将军,以春州刺史张虔钊为郑州 防御使。契丹方陷平州。癸亥,诏应庙讳文字,只避正文,其偏旁文字,不用亏缺 点画。契丹遣使托诺巴摩哩等贡献

旧五代史 后唐·明宗纪七

  二月戊戌,幸稻田庄。己亥,黑水国主兀兒遣使贡方物。翰林学士刘煦奏: “新学士入院,旧试五题,请今后停试诗赋,只试麻制、答蕃书、批答共三道。仍 请内赐题目,定字数,付本院召试。”从之。《五代会要》载刘煦原奏云:“旧例 学士入院,除中书舍人不试,余官皆先试麻制、答蕃、批答各一道,诗赋各一道, 号曰五题,并于当日呈纳。从前每遇召试,多预出五题,潜令宿构,其无党援者, 即日起草,罕能成功。今请权停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