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收

魏书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题材,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魏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著作。

魏书 列传·卷三十九

  韩茂,字元兴,安定安武人也。父耆,字黄老;永兴中自赫连屈丐来降,拜绥 远将军,迁龙骧将军、常山太守,假安武侯。仍居常山之九门。卒,赠泾州刺史, 谥曰成侯。

魏书 列传·卷四十

  赵逸,字思群,天水人也。十世祖融,汉光禄大夫。父昌,石勒黄门郎。逸好 学夙成,仕姚兴,历中书侍郎。为兴将齐难军司,征赫连屈丐。难败,为屈丐所虏, 拜著作郎。世祖平统万,见逸所著,曰:“此竖无道,安得为此言乎!作者谁也? 其速推之。”司徒崔浩进曰:“彼之谬述,亦犹子云之美新。皇王之道,固宜容之。” 世祖乃止。拜中书侍郎。神三年三月上巳,帝幸白虎殿,命百僚赋诗,逸制诗序, 时称为善。久之,拜宁朔

魏书 列传·卷四十一

  李孝伯,赵郡人也,高平公顺从父弟。父曾,少治《郑氏礼》、《左氏春秋》, 以教授为业。郡三辟功曹不就,门人劝之,曾曰:“功曹之职,虽曰乡选高第,犹 是郡吏耳。北面事人,亦何容易。”州辟主簿,到官月余,乃叹曰:“梁叔敬有云: 州郡之职,徒劳人耳。道之不行,身之忧也。”遂还家讲授。太祖时,征拜博士, 出为赵郡太守,令行禁止,劫盗奔窜。太宗嘉之。并州丁零,数为山东之害,知曾 能得百姓死力,惮不入境。贼

魏书 列传·卷四十二

  游雅,字伯度,小名黄头,广平任人也。少好学,有高才。世祖时,与渤海高 允等俱知名,征拜中书博士、东宫内侍长,迁著作郎。使刘义隆,授散骑侍郎,赐 爵广平子,加建威将军。稍迁太子少傅,领禁兵,进爵为侯,加建义将军。受诏与 中书侍郎胡方回等改定律制。出为散骑常侍、平南将军、东雍州刺史,假梁郡公。 在任廉白,甚有惠政。征为秘书监,委以国史之任。不勤著述,竟无所成。诏雅为 《太华殿赋》,文多不载。雅性刚

魏书 列传·卷四十三

  游明根,字志远,广平任人也。祖鱓,慕容熙乐浪太守。父幼,冯跋假广平太 守。和龙平,明根乃得归乡里。游雅称荐之,世祖擢为中书学生。性贞慎寡欲,综 习经典。及恭宗监国,与公孙叡俱为主书。

魏书 列传·卷四十四

  郑羲,字幼驎,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浑之八世孙也。曾祖豁,慕容垂太常 卿。父晔,不仕,娶于长乐潘氏,生六子,粗有志气,而羲第六,文学为优。弱冠 举秀才,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书博士。

魏书 列传·卷四十五

  高祐,字子集,小名次奴,勃海人也。本名禧,以与咸阳王同名,高祖赐名祐。 司空允从祖弟也。祖展,慕容宝黄门郎,太祖平中山,内徙京师,卒于三都大官。 父谠,从世祖灭赫连昌,以功拜游击将军,赐爵南皮子。与崔浩共参著作,迁中书 侍郎。转给事中、冀青二州中正。假散骑常侍、平东将军、蓚县侯,使高丽。卒, 赠安南将军、冀州刺史、假沧水公,谥曰康。祐兄祚,袭爵,东青州刺史。

魏书 列传·卷四十六

  杨播,字延庆,自云恆农华阴人也。高祖结,仕慕容氏,卒于中山相。曾祖珍, 太祖时归国,卒于上谷太守。祖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父懿,延兴末为广平太 守,有称绩。高祖南巡,吏人颂之,加宁远将军,赐帛三百匹。征为选部给事中, 有公平之誉。除安南将军、洛州刺史,未之任而卒。赠以本官,加弘农公,谥曰简。

魏书 列传·卷四十七

  刘昶,字休道,义隆第九子也。义隆时封义阳王。兄骏以为征北将军、徐州刺 史、开府。及骏子子业立,昏狂肆暴,害其亲属,疑昶有异志。昶闻甚惧,遣典签 虞法生表求入朝,以观其意。子业曰:“义阳与太宰谋反,我欲讨之,今知求还, 甚善。”又屡诘法生:“义阳谋事,汝何故不启?”法生惧祸,走归彭城。昶欲袭 建康,诸郡并不受命。和平六年,遂委母妻,携妾吴氏作丈夫服,结义从六十余人, 间行来降。在路多叛,随昶至者

魏书 列传·卷四十八

  寡妪李 氏奸合而生三子。王李不穆,迭相告言,历年不罢。子熙因此惭恨,遂以发疾。兴 和中,孝静欲行释奠,敕子熙为侍讲。寻卒,遣戒不求赠谥,其子不能遵奉,遂至 干谒。武定初,赠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幽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