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收

魏书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题材,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魏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著作。

魏书 列传·卷二十九

  源贺,自署河西王秃发傉檀之子也。傉檀为乞伏炽磐所灭,贺自乐都来奔。贺 伟容貌,善风仪。世祖素闻其名,及见,器其机辩,赐爵西平侯,加龙骧将军。谓 贺曰:“卿与朕源同,因事分姓,今可为源氏。”从击叛胡白龙,又讨吐京胡,皆 先登陷陈。进号平西将军。

魏书 列传·卷三十

  薛辩,字允白。其先自蜀徙于河东之汾阴,因家焉。祖陶,与薛祖、薛落等分 统部众,故世号三薛。父强,复代领部落,而祖、落子孙微劣,强遂总摄三营。善 绥抚,为民所归。历石武、苻坚,常凭河自固。仕姚兴为镇东将军,入为尚书。强 卒,辩复袭统其营,为兴尚书郎、建威将军、河北太守。辩稍骄傲,颇失民心。刘 裕平姚泓,辩举营降裕,司马德宗拜为宁朔将军、平阳太守。及裕失长安,辩来归 国,仍立功于河际。太宗授平西将

魏书 列传·卷三十一

  严棱,冯翊临晋人。遇乱避地河南,刘裕以为广威将军、陈留太守,戍仓垣。 泰常中,山阳公奚斤南讨,军至颍川,棱率文武五百人诣斤降,驿送棱朝太宗于冀 州。嘉其诚款,拜平远将军,赐爵郃阳侯,假荆州刺史。随驾南讨,还为上客。及 世祖践阼,以棱归化之功,除中山太守,有清廉之称。年九十,卒于家。

魏书 列传·卷三十二

  罗结,代人也,其先世领部落,为国附臣。刘显之谋逆也,太祖去之。结翼卫 銮舆,从幸贺兰部。后以功赐爵屈蛇侯。太宗时,除持节、散骑常侍、宁南将军、 河内镇将。世祖初,迁侍中、外都大官,总三十六曹事。年一百七岁,精爽不衰。 世祖以其忠悫,甚见信待,监典后宫,出入卧内,因除长信卿。年一百一十,诏听 归老,赐大宁东川以为居业,并为筑城,即号曰罗侯城,至今犹存。朝廷每有大事, 驿马询访焉。年一百二十岁,卒

魏书 列传·卷三十三

  韦阆,字友观,京兆杜陵人。世为三辅冠族。祖楷,晋建威将军、长乐清河二 郡太守。父逵,慕容垂吏部郎、大长秋卿。阆少有器望,值慕容氏政乱,避地于蓟 城。世祖征拜咸阳太守,转武都太守。属杏城镇将郝温及盖吴反,关中据乱,阆尽 心抚纳,所部独全。在郡十六年,卒。

魏书 列传·卷三十四

  窦瑾,字道瑜,顿丘卫国人也。自云汉司空融之后。高祖成为顿丘太守,因家 焉。瑾少以文学知名。自中书博士,为中书侍郎,赐爵繁阳子,加宁远将军。参与 军国之谋,屡有军功。迁秘书监,进爵卫国侯,加冠军将军,转西部尚书。初定三 秦,人犹去就,拜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宁西将军、长安镇将、 毗陵公。在镇八年,甚著威惠。征为殿中、都官尚书,仍散骑常侍。世祖亲待之, 赏赐甚厚。从征盖吴,先驱慰谕

魏书 列传·卷三十五

  卢玄,字子真,范阳涿人也。曾祖谌,晋司空刘琨从事中郎。祖偃,父邈,并 仕慕容氏为郡太守,皆以儒雅称。神四年,辟召儒俊,以玄为首,授中书博士。 司徒崔浩,玄之外兄,每与玄言,辄叹曰:“对子真,使我怀古之情更深。”浩大 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玄劝之曰:“夫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 也?宜其三思。”浩当时虽无异言,竟不纳,浩败颇亦由此。后转宁朔将军、兼散 骑常侍,使刘义隆。义隆见之,与

魏书 列传·卷三十六

  高允,字伯恭,勃海人也。祖泰,在叔父湖《传》。父韬,少以英朗知名,同 郡封懿雅相敬慕。为慕容垂太尉从事中郎。太祖平中山,以韬为丞相参军。早卒。 允少孤夙成,有奇度,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叹曰:“高子黄中内润,文明外照, 必为一代伟器,但恐吾不见耳。”年十余,奉祖父丧还本郡,推财与二弟而为沙门, 名法净。未久而罢。性好文学,担笈负书,千里就业。博通经史天文术数,尤好 《春秋公羊》。郡召功曹。

魏书 列传·卷三十七

  李灵,字虎符,赵郡人,高平公顺从父兄也。父勰,字小同,恬静好学,有声 赵魏。太祖平中原,闻勰已亡,哀惜之,赠宣威将军、兰陵太守。神中,世祖征 天下才俊,灵至,拜中书博士,转侍郎。从驾临江,除淮阳太守。灵以学优温谨, 选授高宗经。后加建威将军、中散、内博士,赐爵高邑子。高宗践祚,除平南将军、 洛州刺史而卒,时年六十三。帝追悼之,赠散骑常侍、平东将军、定州刺史、钜鹿 公,谥曰简。

魏书 列传·卷三十八

  尉元,字苟仁,代人也。世为豪宗。父目斤,勇略闻于当时。泰常中,为前将 军,从平虎牢,颇有军功,拜中山太守。元年十九,以善射称。神中,为虎贲中 郎将,转羽林中郎。小心恭肃,以匪懈见知。世祖嘉其宽雅有风貌,稍迁驾部给事 中。从幸海隅,赐爵富城男,加宁远将军。和平中,迁北部尚书,加散骑常侍,进 爵太昌侯,拜冠军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