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

隋书

《隋书》,“二十四史”之一,是唐代魏征主编的纪传体史书。唐太宗皇帝想以史为鉴,以知兴替,命贤臣谏官魏征修撰《隋书》,魏征不负重托,依时完成使命。《隋书》共85卷,包括帝纪5卷、列传50卷、志30卷。在正史中,一直享有较高的声誉。

隋书 志·卷二十六

  彭城郡旧置徐州,后齐置东南道行台,后周立总管府。开皇七年行台废,大业 四年府废。统县十一,户一十三万二百三十二。

隋书 志·卷二十七

  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 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 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 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故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 《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 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遭

隋书 列传·卷一

  夫阴阳肇分,乾坤定位,君臣之道斯著,夫妇之义存焉。阴阳和则裁成万物, 家道正则化行天下,由近及远,自家刑国,配天作合,不亦大乎!兴亡是系,不亦 重乎!是以先王慎之,正其本而严其防。后之继体,靡克聿修,甘心柔曼之容,罔 念幽闲之操。成败攸属,安危斯在。故皇、英降而虞道隆,任、姒归而姬宗盛,妺、 妲致夏、殷之衅,褒、赵结周、汉之祸。爰历晋、宋,实繁有徒。皆位以宠升,荣 非德进,恣行淫僻,莫顾礼仪,

隋书 列传·卷二

  李穆,字显庆,自云陇西成纪人,汉骑都尉陵之后也。陵没匈奴,子孙代居北 狄,其后随魏南迁,复归汧、陇。祖斌,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 及穆贵,赠司空。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周太祖首建义旗,穆便委质,释褐统 军。永熙末,奉迎魏武帝,授都督,封永平县子,邑三百户。又领乡兵,累以军功 进爵为伯。从太祖击齐师于芒山,太祖临阵堕马,穆突围而进,以马策击太祖而詈 之,授以从骑,溃围俱出。贼见其

隋书 列传·卷三

  刘昉,博陵望都人也。父孟良,大司农。从魏武入关,周太祖以为东梁州刺史。 昉性轻狡,有奸数。周武帝时,以功臣子入侍皇太子。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 出入宫掖,宠冠一时。授大都督,迁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并见亲信。及帝 不悆,召方及之仪俱入卧内,属以后事。帝喑不复能言。昉见静帝幼冲,不堪负荷。 然昉素知高祖,又以后父之故,有重名于天下,遂与郑译谋,引高祖辅政。高祖固 让,不敢当。昉曰:“公若为

隋书 列传·卷四

  于义,字慈恭,河南洛阳人也。父谨,从魏武帝入关,仕周,官至太师,因家 京兆。义少矜严,有操尚,笃志好学。大统末,以父功,赐爵平昌县伯,邑五百户。 起家直閤将军。其后改封广都县公。周闵帝受禅,增邑六百户。累迁安武太守,专 崇德教,不尚威刑。有郡民张善安、王叔兒争财相讼,义曰:“太守德薄不胜任之 所致,非其罪也。”于是取家财,倍与二人,喻而遣去。善安等各怀耻愧,移贯他 州。于是风教大洽。其以德化人

隋书 列传·卷五

  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不仕州郡。性刚果,喜正人之是非。 好读兵书,颇涉经史。周世以军功拜仪同三司。武帝将有事东夏,闻其勇决,自扶 风郡守除九曲镇将,进位上开府,封建威县公,齐人甚惮焉。寻迁熊州刺史。后从 武帝拔晋州,进位柱国,除使持节、晋绛二州诸军事、晋州刺史。及帝还后,齐后 主亲总六军而围之。独守孤城,外无声援,众皆震惧,士彦慷慨自若。贼尽锐攻之, 楼堞皆尽,城雉所存,寻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