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 帝纪·卷一 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 平太守。铉生元寿,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 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忠即皇考也。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 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 历史文献 2021年08月24日 222 点赞 0 评论 22300 浏览
隋书 帝纪·卷二 八年春正月乙亥,陈遣散骑常侍袁雅、兼通直散骑常侍周止水来聘。二月庚子, 镇星入东井。辛酉,陈人寇硖州。三月辛未,上柱国、陇西郡公李询卒。壬申,以 成州刺史姜须达为会州总管。甲戌,遣兼散骑常侍程尚贤、兼通直散骑常侍韦恽使 于陈。戊寅,诏曰: 历史文献 2021年08月24日 267 点赞 0 评论 24127 浏览
隋书 帝纪·卷三 炀皇帝,讳广,一名英,小字阿摐,高祖第二子也。母曰文献独孤皇后。上美 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在周,以高祖勋,封雁门郡公。开皇 元年,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寻授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 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大将军如故。高祖令项城公韶、安道公李彻辅导之。上好学, 善属文,沉深严重,朝野属望。高祖密令善相者来和遍视诸子,和曰:“晋王眉上 双骨隆起,贵不可言。”既而高祖 历史文献 2021年08月25日 265 点赞 0 评论 21331 浏览
隋书 帝纪·卷五 恭皇帝,讳侑,元德太子之子也。母曰韦妃。性聪敏,有气度。大业三年,立 为陈王。后数载,徙为代王,邑万户。及炀帝亲征辽东,令于京师总留事。十一年, 从幸晋阳,拜太原太守。寻镇京师。义兵入长安,尊炀帝为太上皇,奉帝纂业。 历史文献 2021年08月24日 217 点赞 0 评论 21626 浏览
隋书 志·卷一 唐、虞之时,祭天之属为天礼,祭地之属为地礼,祭宗庙之属为人礼。故《书》云命伯夷典朕三礼,所以弥纶天地,经纬阴阳,辨幽赜而洞几深,通百神而节万事。殷因于夏,有所损益,旁垂祗训,以劝生灵。商辛无道,雅章湮灭。周公救乱,弘制斯文,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故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也。成、康由之,而刑厝不用。自犬戎弑后,迁周削 历史文献 2021年08月25日 217 点赞 0 评论 22070 浏览
隋书 志·卷二 《春秋》“龙见而雩”,梁制不为恆祀。四月后旱,则祈雨,行七事:一,理 冤狱及失职者;二,振鳏寡孤独者;三,省繇轻赋;四,举进贤良;五,黜退贪邪; 六,命会男女,恤怨旷;七,撤膳羞,弛乐悬而不作。天子又降法服。七日,乃祈 社稷;七日,乃祈山林川泽常兴云雨者;七日,乃祈群庙之主于太庙;七日,乃祈 古来百辟卿士有益于人者;七日,乃大雩,祈上帝,遍祈所有事者。大雩礼,立圆 坛于南郊之左,高及轮广四丈, 历史文献 2021年08月24日 236 点赞 0 评论 21267 浏览
隋书 志·卷三 陈永定三年七月,武帝崩。新除尚书左丞庾持称:“晋、宋以来,皇帝大行仪 注,未祖一日,告南郊太庙,奏策奉谥。梓宫将登辒辌,侍中版奏,已称某谥皇帝。 遣奠,出于陛阶下,方以此时,乃读哀策。而前代策文,犹云大行皇帝,请明加详 正。”国子博士、领步兵校尉、知仪礼沈文阿等谓:“应劭《风俗通》,前帝谥未 定,臣子称大行,以别嗣主。近检梁仪,自梓宫将登辒辌,版奏皆称某谥皇帝登辒 辌。伏寻今祖祭已奉策谥,哀策 历史文献 2021年08月23日 228 点赞 0 评论 23789 浏览
隋书 志·卷四 周大定元年,静帝遣兼太傅、上柱国、杞国公椿,大宗伯、大将军、金城公煚, 奉皇帝玺绂策书,禅位于隋。司录虞庆则白,请设坛于东第。博士何妥议,以为受 禅登坛,以告天也,故魏受汉禅,设坛于繁昌,为在行旅,郊坛乃阙。至如汉高在 汜,光武在鄗,尽非京邑所筑坛。自晋、宋揖让,皆在都下,莫不并就南郊,更无 别筑之义。又后魏即位,登硃雀观,周帝初立,受朝于路门,虽自我作古,皆非礼 也。今即府为坛,恐招后诮。议 历史文献 2021年08月24日 231 点赞 0 评论 22922 浏览
隋书 志·卷五 舆辇之别,盖先王之所以列等威也。然随时而变,代有不同。梁初尚遵齐制, 其后武帝既议定礼仪,乃渐有变革。始永明中,步兵校尉伏曼容奏,宋大明中,尚 书左丞荀万秋议,金玉二辂,并建碧旂,象革木辂,并建赤旂,非时运所上,又非 五方之色。今五辂五牛及五色幡旗,并请准齐所尚青色。时议所驳,不行。及天监 三年,乃改五辂旗同用赤而旒不异,以从行运所尚也。七年,帝曰:“据《礼》 ‘玉辂以祀,金辂以宾’,而今大祀 历史文献 2021年08月25日 269 点赞 0 评论 2304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