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师 李延寿

南史

《南史》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南史 列传·卷二十一

  弘少好学,以清悟知名。弱冠爲会稽王道子骠骑主簿。珣 颇好积聚,财物布在人间,及薨,弘悉燔券书,一不收责,其 余旧业,悉委诸弟。时内外多难,在丧者皆不得终其哀,唯弘 徵召一无所就。

南史 列传·卷二十二

  元嘉四年,车驾出北堂,使三更竟,开广莫门。南台云, “应须白兽幡、银字檀”。不肯开 。尚书左丞羊玄保奏免御史 中丞傅隆以下。昙首曰:“既无墨敕,又阙幡檀,虽称上旨, 不异单刺。元嘉元年、二年,虽有再开门例,此乃前事之违。 今之守旧,未爲非礼。其不请白兽幡、银字檀,致开门不时, 由尚书相承之失,亦合纠正。”上特无问,更立科条。迁太子 詹事,侍中如故。

南史 列传·卷二十三

  卢循据广州,以诞爲其平南府长史,甚宾礼之。诞久客思 归,乃说循曰:“下官与刘镇军情味不浅,若得北归,必蒙任 寄。”时广州刺史吴隐之亦爲循所拘留,诞又曰:“将军今留 吴公,公私非计。孙伯符岂不欲留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 耳。”于是诞及隐之俱得还。

南史 列传·卷二十四

  敬弘少有清尚,起家本国左常侍、卫军参军。性恬静,乐 山水,求爲天门太守。及之郡,妻弟荆州刺史桓玄遣信要令过 己,敬弘至巴陵,谓人曰:“灵宝正当欲见其姊,我不能爲桓 氏赘婿。”乃遣别船送妻往江陵,弥年不迎。山郡无事,恣其 游适,意甚好之。后爲南平太守,去官,居作唐县界。玄辅政 及篡位,屡召不下。宋武帝以爲车骑从事中郎、徐州中从事史、 征西将军道规谘议参军。时府主簿宗协亦有高趣,道规并以事 外相期

南史 列传·卷二十五

  仲德少沈审有意略,事母甚谨,学通阴阳,精解声律。苻 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叡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 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有一 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 “仲德言饥,小儿去,须臾复来,得饭与之。食毕欲行,而暴 雨莫知津径,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号,号讫衔仲德衣,因度 水,仲德随后得济,与叡相及。度河至滑台,复爲翟辽所留, 使爲将帅

南史 列传·卷二十六

  宋武帝起兵,以爲镇军谘议参军。以从征功,封晋宁县五 等男。义熙十二年,爲尚书右仆射。武帝北伐,湛兼太尉,与 兼司空尚书范泰奉九命礼物拜授武帝,帝冲让。湛等随军至洛 阳,住柏谷坞。泰议受使未毕,不拜晋帝诸陵,湛独至五陵展 敬,时人美之。

南史 列传·卷二十七

  季恭始察孝廉,累迁司徒左西掾,未拜,遭母忧。隆安五 年,被起爲山阴令,不就。

南史 列传·卷二十八

  长兄秀之字长倩,历大司马琅邪王从事中郎,黄门侍郎, 宋武帝镇西长史。秀之妹,晋恭帝后也。秀之虽晋氏姻戚,而 尽心于武帝。迁侍中,出补大司马右司马。晋恭帝即位,爲祠 部尚书。宋受命,徙太常。元嘉初,卒于官。

南史 列传·卷二十九

  廓博涉群书,言行以礼,起家着作佐郎。后爲宋武帝太尉 参军、中书黄门郎,以方鲠闲素,爲武帝所知。载迁太尉从事 中郎,未拜,遭母忧。性至孝,三年不栉沐,殆不胜丧。

南史 列传·卷三十

  尚之少颇轻薄,好摴蒱,及长,折节蹈道,以操立见称。 爲陈郡谢混所知,与之游处。家贫,初爲临津令。宋武帝领征 西将军,补主簿。从征长安,以公事免,还都。因患劳病积年, 饮妇人乳乃得差。以从征之劳,赐爵都乡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