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廉

陈书

《陈书》是姚思廉继承其父姚察的遗志,奉唐太宗之命编写而成的,属二十四史之一,是一本纪传体史类书,主要是取自姚察所写南朝陈史的资料,凡三十六卷,记载南朝陈朝史。成书于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比较翔实地记载了有关南朝陈的历史。

陈书 列传·卷十五

  谢哲,字颖豫,陈郡阳夏人也。祖朏,梁司徒。父譓,梁右光禄大夫。哲美风 仪,举止酝藉,而襟情豁然,为士君子所重。起家梁秘书郎,累迁广陵太守。侯景 之乱,以母老因寓居广陵,高祖自京口渡江应接郭元建,哲乃委质,深被敬重。高 祖为南徐州刺史,表哲为长史。荆州陷,高祖使哲奉表于晋安王劝进。敬帝承制征 为给事黄门侍郎,领步兵校尉。贞阳侯僭位,以哲为通直散骑常侍,侍东宫。敬帝 即位,迁长兼侍中。高祖受命,迁

陈书 列传·卷十六

  陆子隆,字兴世,吴郡吴人也。祖敞之,梁嘉兴令。父悛,封氏令。子隆少慷 慨,有志功名。起家东宫直后。侯景之乱,于乡里聚徒。是时张彪为吴郡太守,引 为将帅。彪徙镇会稽,子隆随之。及世祖讨彪,彪将沈泰、吴宝真、申缙等皆降, 而子隆力战败绩,世祖义之,复使领其部曲,板为中兵参军。历始豊、永兴二县令。

陈书 列传·卷十七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 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征为少府卿。荆州陷,萧詧署金紫光禄大夫。

陈书 列传·卷十八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晋光禄大夫顗之九世孙也。祖颙,齐中书侍郎, 领著作。父宝始,梁司徒祭酒。弘正幼孤,及弟弘让、弘直,俱为伯父侍中护军舍 所养。年十岁,通《老子》、《周易》,舍每与谈论,辄异之,曰:“观汝神情颖 晤,清理警发,后世知名,当出吾右。”河东裴子野深相赏纳,请以女妻之。十五, 召补国子生,仍于国学讲《周易》,诸生传习其义。以季春入学,孟冬应举,学司 以其日浅,弗之许焉。博士到

陈书 列传·卷十九

  裴忌,字无畏,河东闻喜人也。祖髦,梁中散大夫。父之平,倜傥有志略,召 补文德主帅。梁普通中众军北伐,之平随都督夏侯亶克定涡、潼,以功封费县侯。 会衡州部民相聚寇抄,诏以之平为假节、超武将军、都督衡州五郡征讨诸军事。及 之平至,即皆平殄,梁武帝甚嘉赏之。元帝承圣中,累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晋 陵太守。世祖即位,除光禄大夫,慈训宫卫尉,并不就,乃筑山穿池,植以卉木, 居处其中,有终焉之志。天康元年

陈书 列传·卷二十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祖超之,齐郁林太守,梁员外散骑常侍。父摛, 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赠侍中、太子詹事,谥贞子。母臧氏,尝梦五色云化而 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陵焉。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 候之,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光宅惠云法师每嗟陵早成就,谓之 颜回。八岁能属文,十二通《庄》、《老》义。既长,博涉史籍,纵横有口辩。

陈书 列传·卷二十一

  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也,晋散骑常侍统之十世孙。五世祖湛,宋左光禄 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忠简公。祖蒨,梁光禄大夫,有名当代。父紑,本州迎主簿, 少居父忧,以毁卒,在《梁书孝行传》。

陈书 列传·卷二十二

  世祖十三男:沈皇后生废帝、始兴王伯茂,严淑媛生鄱阳王伯山、晋安王伯恭, 潘容华生新安王伯固,刘昭华生衡阳王伯信,王充华生庐陵王伯仁,张修容生江夏 王伯义,韩修华生武陵王伯礼,江贵妃生永阳王伯智,孔贵妃生桂阳王伯谋。其伯 固犯逆别有传。二男早卒,本书无名。

陈书 列传·卷二十三

  宗元饶,南郡江陵人也。少好学,以孝敬闻。仕梁世,解褐本州主簿,迁征南 府行参军,仍转外兵参军。及司徒王僧辩幕府初建,元饶与沛国刘师知同为主簿。 高祖受禅,除晋陵令。入为尚书功论郎。使齐还,为廷尉正。迁太仆卿,领本邑大 中正,中书通事舍人。寻转廷尉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时高宗初即位, 军国务广,事无巨细,一以咨之,台省号为称职。

陈书 列传·卷二十四

  萧济,字孝康,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博通经史,谘梁武帝《左氏》疑义三 十馀条,尚书仆射范阳张缵、太常卿南阳刘之遴并与济讨论,缵等莫能抗对。解褐 梁秘书郎,迁太子舍人。预平侯景之功,封松阳县侯,邑五百户。